断壑疏灵窦,巉崖出异泉。
标云因建刹,阅水遂安禅。
琪树春将夏,瑶花岁复年。
回风度绿竹,流沫缀青莲。
定处堪浮钵,鸣时或咏弦。
幽生香积里,寒落镜光前。
客有同心彦,诗留寡和篇。
经过怅往迹,叹逝在兹川。
【赏析】
《观音崖览蔡子木题壁因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为酬和之作。首二句写观音崖的幽奇景色:断壑疏灵窦,巉崖出异泉。观音岩高峻突兀,峭壁如削,泉水淙淙,清泠可鉴。第三四句写观音岩的宗教意蕴:标云因建刹,阅水遂安禅(在山中修行或静坐)。观其“标云”二字,可知此岩有凌云之势;“读水”两字,则知此岩有流泉之景。岩虽高悬于云霄之上,却有佛光普照;虽无飞瀑直泻,却有清泉常流。这既表现了佛教的“心静自然凉”,也反映了作者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态度。第五六句以琪树、瑶花来比喻观音崖的自然风光,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第七八两句写观瞻者的感受:回风拂过绿竹,流沫点缀青莲。这里用“回风”二字,写出了观音崖上风吹林涛的声势浩大,又用“流沫”二字,写出了观音崖上溪水的潺潺流淌。第九十句写观瞻者的情怀:定处堪浮钵,鸣时或咏弦。此处“堪”字表现出观音岩的幽雅清旷,令人留连忘返。第十一十二句写观瞻者的心态:幽生香积里,寒落镜光前。这里的“幽生”、“寒落”都暗示了观音岩所处的环境幽深、寒冷,而“香积”则表明此地人迹罕至,远离尘嚣。最后十四句写观瞻者的感慨:客有同心彦,诗留寡和篇。虽然自己已经游览完毕,但仍然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无法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这些美丽的风景和诗篇。
全诗通过对观音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淡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