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
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
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
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
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
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 诗句解读与注释:
- “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这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张兵宪父母的离世已久。
- “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这是对两位父母生平的引用,文翁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孟母则是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的母亲,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
- “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描述了父母坟前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 “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这里提到了“藏经”,可能是家中存放的书籍,用“空似昔”来形容其昔日的繁华,而“遗挂宛如新”则表示虽然书籍看似陈旧,但内容依旧新鲜重要。
- “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这里的“蒿唱”可能指的是自然生长的声音,如野蒿的生长声,而“莪篇”则指《诗经》中的《莪》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这句话描述了家庭背景,可能意味着张家是一个有着高贵血统的家庭,而孝里则是指孝顺的地方。
-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这里提到了“北阙”和“南陔”,分别代表朝政和家事,诗人表达了对于两者的留恋之情。
- “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最后一句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强调他们的精神和美德可以慰藉人的心灵。
译文:
“漫长的夜晚难以迎来清晨,我深感遗憾因为失去了两位尊贵的父母。
文翁辞去了在蜀地的官职,孟母也放弃了搬迁以适应新的环境。
坟墓前掩映着明月的光芒,学校的草地上春意盎然。
家中珍藏的书本来看起来陈旧,但其实内含的智慧却是新的。
那些蒿草的声音随着时间而生,莪篇诗歌却依然被传颂。
显赫的家庭能够容纳四匹马同时到来,孝里的人们也学会了驯服野兽。
朝堂上的事务让人留恋,家庭的琐事则让人感到疲惫。
留下的荣誉和深沉的德行,都足以让人泪流满面。”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兵宪父母的怀念,表达了深深的哀思与敬意。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比如“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以及“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等,都体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此外,诗中的“余荣与潜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遗产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哀思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