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残冬返,名山暇日游。
攀萝寻旧径,倚树眺新楼。
洞雪寒能积,岩泉净不流。
虎将金界涌,龙抱剑光浮。
客向空门散,僧开慧室留。
已堪招白社,何必访丹丘。
诗句原文:故国残冬返,名山暇日游。
攀萝寻旧径,倚树眺新楼。
洞雪寒能积,岩泉净不流。
虎将金界涌,龙抱剑光浮。
客向空门散,僧开慧室留。
已堪招白社,何必访丹丘。
翻译注释:
- 故国残冬返:故国指古代的故乡,残冬意味着冬季返回故乡。
- 名山暇日游:名山是指著名的山,闲暇的日子去游玩。
- 攀萝寻旧径:攀指的是攀爬,萝指的是藤蔓,旧径是以前走过的路。
- 倚树眺新楼:倚树指的是靠在树上,眺望新的建筑。
- 洞雪寒能积:洞指的是山洞,雪指的是冬天的雪,寒能积意味着寒冷能够积累。
- 岩泉净不流:岩泉指的是岩石上的泉水,净不流表示清澈透明,没有流动。
- 虎将金界涌:虎将在这里比喻老虎,金界涌可能是描述金色的界限或光芒。
- 龙抱剑光浮:龙抱指的是龙在拥抱,剑光浮可能是指剑的光芒浮动。
- 客向空门散:客指的是游客,空门可能是指寺庙的门,散表示分散。
- 僧开慧室留:僧指的是僧人,慧室可能是指佛教修行的地方,留表示留下。
- 已堪招白社:已经足够可以召集白社的成员了。
- 何必访丹丘:何必表示不必,丹丘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或是一个特定的名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游虎丘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虎丘的山水之美、历史遗迹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