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当年为报雠,自矜骁勇蓦边州。
持刀白日横行市,县令低眉不敢收。
【注释】
亡命:逃亡。当年:指过去的一年。报雠:报仇。白日:大白天。横行:肆意为非。县令:县官,古代对县令的称呼。低眉:低头。收:收回。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以及统治者与民争利的诗。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饱含着深沉的忧患之情,表现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高尚品格。
第一句写诗人当年出使吐蕃,目的是向吐蕃国王报告唐朝皇帝的旨意,让吐蕃退兵回吐蕃去;第二句写他身在吐蕃,时刻不忘要报仇雪恨。“亡”字点明了诗人当时的身份,是朝廷派往吐蕃的使者;“为”字表明了诗人当时的目的,是为朝廷出使。第三句写诗人在吐蕃的所作所为。“骁勇”二字写出了他勇猛果敢、无所畏惧的性格特征;“蓦”字写出了他在吐蕃所采取的行动。第四句写吐蕃官员的态度。“持刀”写出了他的武装,也说明他是有备而来的;“自矜”表明他对这次行动是自信的,是准备充分的;“横行”表现出他对吐蕃官员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不敢把他怎么样;“不敢收”表明了他对吐蕃官员态度的不满,认为他们是软弱无能的。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个字,但通过这四句话,把诗人在吐蕃的经历和感受都表现出来了。从诗的结构来看,前两句是对事件的起因进行交代;中两句是对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叙述,是事件的经过;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个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和总结。这种结构方式,使这首诗既有头绪、脉络清晰,又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诗人的感受。整首诗语言朴素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难得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