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销迹在空门,寺数南朝此最尊。
莫以无为成净业,好将焚诵答明恩。
【注释】
销迹:隐居。南朝此最尊:指禅宗五家七宗中以天台宗为首的“南宗”在佛教史上影响最大。
焚诵:指诵读佛经和咒语。答明恩:报答朝廷给予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名叫庆上人的朋友时写的。诗的前两句写庆上人的身世和在寺庙中的地位,后两句写他的为人和志向。整首诗用典精当,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对这位朋友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品德。
“赠庆上人”的“庆”字,是僧人名号,也是排行,这里指庆上人,即作者的好友。“赠”即赠送,“庆上人”,就是作者送给他的好友,也就是要与这位友人告别。
第一句,“早年销迹在空门”。这是说,早年就隐居在寺院之中,远离尘嚣。销迹,即隐遁;空门,即佛门。这一句交代了庆上人早年隐居于佛门,远离尘世的身世背景。
第二句,“寺数南朝此最尊”。这是说,在禅宗五家七宗中,以天台宗为首的“南宗”在佛教史上影响最大。南朝,泛指南宋时期,当时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数”通“数”字之“数”,意即列举、统计。“此最尊”,意思是最著名,最尊贵。这一句表明作者对庆上人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代宗师,为佛教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以此作为对他的祝福。
第三、四句,是对庆上人所做所为的评价。“莫以无为成净业”,是说不要认为不做事就能成就佛法修行。“无为”是佛教的一种哲学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做非分之想,不妄作妄为。“净业”是指清净无染的心灵和行为。“好将焚诵答明恩”,是说应当勤于学习,刻苦研习佛法,通过诵读佛经和咒语来报答国家的恩赐。“焚诵”是指诵读佛经和咒语,以示虔诚。“答明恩”,是报答皇帝的恩德。“明恩”,指皇帝赐予的恩惠,即皇恩。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庆上人的祝愿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通过对庆上人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业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