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蒹葭秋已深,晚芳犹自媚幽林。
何如仙子临湘水,朱袖双垂弱不禁。
过叟瓶莲二头
玉露蒹葭秋已深,晚芳犹自媚幽林。
何如仙子临湘水,朱袖双垂弱不禁。
注释
- “玉露蒹葭秋已深”:描述秋天的景色,玉露象征清新,蒹葭则代表初秋的芦苇。
- “晚芳犹自媚幽林”:形容花朵虽已凋谢,但仍然散发着迷人香气,吸引着幽静的林间。
- “何如仙子临湘水”:通过对比,仙子如同美丽的仙女降临,而瓶中的莲花则显得平凡无奇。
- “朱袖双垂弱不禁”:用朱色衣袖形容仙子的服饰,同时“弱不禁风”暗示其美丽而不持久。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美景和一位仙女般的花瓶中的莲花。诗中通过季节的变化、花香的存在以及仙女与普通花卉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脆弱。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译文
玉露沾湿蒹葭叶,秋天到来已经很深。
即使花朵已晚开,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比起仙女降临湘江边,瓶中莲花实在不值一提。
她那如朱衣般绚烂的袖子,轻轻摆动却难以支撑。
赏析
皇甫汸的《过叟瓶莲二头》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思。诗中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玉露和蒹葭的描述,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宁静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手法,将瓶中莲花与仙子进行形象化的比拟。仙子的朱袖象征着她的优雅与高贵,而瓶中的莲花则显得平凡甚至有些不足。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突出了瓶中花朵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何如仙子临湘水,朱袖双垂弱不禁”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感慨。在这里,仙子的形象既美丽又脆弱,与瓶中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刻的短暂。
皇甫汸的《过叟瓶莲二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和美的深刻思考。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美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