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高并吴山接,汉水流兼江水长。
闻道衡阳有飞雁,将诗遥为达中郎。
【注释】
越山高接吴山连,汉水长流江水深。
听说衡阳有飞雁,托诗寄与达中郎。
【赏析】
本诗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壮阔的江山图画:巍峨的越山和连绵不断的吴山相接,奔腾不息的汉水和源远流长的长江交汇于衡阳。后两句则以雁传书来比喻作者向好友寄书,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越山高并吴山接”,写越山和吴山相接,写出越山的高大,也暗示出越山之高接天。“汉水流兼江水长”,写汉水和江水相连,写出江水的浩大,也暗示出江之长流。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为后文写雁传书作铺垫。
“闻道衡阳有飞雁,将诗遥为达中郎。”这句诗的意思是听说衡阳有鸿雁南飞,就托雁捎去我的书信。衡阳位于湖南,雁南飞必经此地,所以说“闻道”句。雁传书,也就是传说故事中的鸿雁传书,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所以诗人用“闻道”、“将诗”等词语,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没有描写离别时的伤感之情,而是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即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