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结绶分畿县,并是看花年少时。
阙下凫迎仙令舄,省中鸦散尚书期。
别来岁月空陈迹,怅望云山几梦思。
何事越邦频得借,西湖应起寇公祠。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 诗句: 与君结绶分畿县,并是看花年少时。
  • 译文: 在朝廷中与你结为同僚,我们都是年轻时就喜爱赏花的人。
  • 注释: “结绶”指官员系上印信的绶带,此处表示官员的身份。“畿县”指的是京城附近的县,常用来指代京城。“年青”指的是年轻时期,这里强调了共同的兴趣和背景。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对方共事的场景,表达了彼此间因年轻时的共同爱好而结下的友谊。同时,通过提及“并是看花年少时”,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句:

  • 诗句: 阙下凫迎仙令舄,省中鸦散尚书期。
  • 译文: 皇宫的池塘中鸭子在欢迎你的足迹,尚书厅内乌鸦散去等待尚书的到来。
  • 注释: “阙下”指的是皇宫之下,通常用来形容尊贵之地。“凫迎”可能是指水中的凫鸭迎接游人,增添了一种生动的场景。“仙令舄”可能是指皇帝赐给某人的官鞋,象征着尊贵。“尚书期”则是指尚书的会议或活动。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庄严的宫廷景象,反映了官员们忙碌且重要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

第三句:

  • 诗句: 别来岁月空陈迹,怅望云山几梦思。
  • 译文: 离别后的时光仿佛已逝去,我在梦中常常想起那远去的山川。
  • 注释: “陈迹”指的是曾经留下的痕迹或记忆。“怅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云山”常用以比喻遥远的山水,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情感寄托。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情。它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第四句:

  • 诗句: 何事越邦频得借,西湖应起寇公祠。
  • 译文: 我为何频繁被朝廷借用?西湖应当建造一座寇公祠以纪念他。
  • 注释: “越邦”指的是越国,这里可能是指越地,即今天的浙江地区。“频得借”表示频繁被借用。“西湖”是中国杭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寇准(寇公)的墓地所在地。“寇公祠”是对寇准的纪念建筑。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寇准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频繁被朝廷借用的一种感慨。作者希望通过修建寇公祠来表达对寇准功绩的尊重和纪念。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宫廷中的职务经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纪念,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奉献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