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城外长干寺,潮落沧江一水涯。
客路欲随南国雁,离筵先就故山花。
因辞宦辙慵奔走,数过空门感岁华。
朝省莫容乡曲贱,此身端合住僧家。

秣陵城外长干寺,潮落沧江一水涯。

客路欲随南国雁,离筵先就故山花。

因辞宦辙慵奔走,数过空门感岁华。

朝省莫容乡曲贱,此身端合住僧家。

注释:秣陵城外的长干寺,潮水退后,沧江两岸,只剩下一水之隔。客行之路,想跟随着南方的鸿雁,而离别的宴会,要先到故乡山上的花。我辞官归隐,懒于奔波,多次经过寺院,感叹岁月流逝;朝廷不要看不起乡里人,我应当住在寺庙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都任职期间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与亲友分别时,写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劝慰、安慰友人,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辞官后的孤独、寂寞之感。

首联“秣陵城外长干寺,潮落沧江一水涯。”描绘了诗人与亲友离别的场景和地点。诗人站在长干寺外,看着潮水落下,沧江变得平静,只有一江之隔的景象。这一江之隔,也象征着诗人与亲友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颔联“客路欲随南国雁,离筵先就故山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悲伤。他想要像南方的大雁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飞往远方;但他又不得不告别故乡,离开熟悉的环境。离筵上的故山花,更是让他想起了故乡的美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痛苦。

颈联“因辞宦辙慵奔走,数过空门感岁华。”诗人用“慵奔走”来形容自己的懒散状态,表示自己不愿意为了仕途而奔波忙碌。他曾经多次来到寺庙,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感叹时光的无情。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朝省莫容乡曲贱,此身端合住僧家。”诗人用“乡曲贱”来形容自己被官场排斥的情况,表达了他的不满和愤慨。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出家为僧的道路。他认为,既然无法摆脱官场的束缚,那就应该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送别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对于名利的淡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