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邑寒深岁复催,此身如寄未能回。
主家负郭尘喧远,客坐看山爽气来。
濑水旧为亡楚地,吴云今是望乡台。
欲知暮发俱凋尽,为说朝心总不开。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溧阳作客时所作。首联“小邑寒深岁复催,此身如寄未能回”写诗人在溧阳的所见所感:“小邑”,指溧阳城。“寒深”,点出时节。“岁复催”,即年关又到了。“此身如寄”,是说像寄人篱下的游子一样,漂泊不定。“未能回”,意思是没有回去,依然在溧阳停留。

颔联“主家负郭尘喧远,客坐看山爽气来。”写诗人在溧阳的所见所感:溧阳城在山脚下,所以诗人看到的是“负郭”,即依城而建。“主家”,指溧阳的主人,也即诗人的雇主(地主)。“负郭”,即倚城而建,意谓溧阳主人居处繁华热闹。“尘喧远”,意谓喧闹的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客坐”,意谓作为客人坐在旁边。“看山爽气来”,即从山上吹来的山风使人清爽舒适。

颈联“濑水旧为亡楚地,吴云今是望乡台。”“江濑”就是溧阳的一条河,这条江流经过的地方曾经是楚国的土地,如今成了江南一带的一部分了。“吴云”,即吴地的云,这里指的是长江上的云雾。“望乡台”,传说是屈原投江的地方。“今是望乡台”,意思是今天在这里看到江上云雾缭绕的景象,想到的是楚地,想到的是故乡、故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

尾联“欲知暮发俱凋尽,为说朝心总不开。”“暮发”,即傍晚出发。“暮发俱凋尽”,意谓傍晚出发的人都是已经凋零的人。“朝心”,即早晨的心情。“朝心总不开”,“总不开”是说心情总是不能舒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答案】

①此篇是诗人在溧阳作客时所作。②首联:诗人以“小邑”“岁复催”写出溧阳城在山脚下,所以看到的是“负郭”;“主家”“尘喧远”写出溧阳主人居处繁华热闹;“此身如寄未能回”写出自己在外漂泊无定,没有回去的意思。③颔联:诗人以“负郭”“爽气来”写出主人居住的地方繁华热闹;“客坐”“尘喧远”写出自己作为一个客人坐在旁边听到的是喧闹的声音,并且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④颈联:诗人以“江濑”“望乡台”表明自己的身世,写出自己曾经在楚国生活过的经历;“今是望乡台”写出现在身处江南一带,面对江上云雾缭绕的景象,想到的是故乡、故土。⑤尾联:诗人以“暮发”“朝心”表明自己一天的生活,指出傍晚出发的人都是已经凋零的人;“朝心总不开”写出诗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和不安,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