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
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
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
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
【注释】
- 茅山道中寄徐公子:指诗人在茅山途中写给朋友徐子陵(字公子)的信。
- 抱病:患病。
- 青门:即青州之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
- 分鼎:古代诸侯会盟时,以玉帛等物陈列于庭前,分左右两半,以象征双方各得其半,互不侵犯。比喻各自为政。
- 尚书郎:官名。汉至南朝置,负责文书、书记。
- 桃水:桃花水,流经浙江绍兴的一条河,又名鉴湖。
- 兰亭:晋代王羲之书《兰亭序》的地方,位于浙江绍兴市西南约13千米处。
- 徵君:对有才德者的尊称。
- 海客:远洋航海者。丹方:药方。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茅山道中寄给友人徐子陵(字公子)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迈,语言简练明快。
首联“林开白石隐仙房,路指青门接帝乡”。意思是说,林中的白石隐着神仙所居之房,道路通向青州的城门,与京城相接。这里的“林”指的是茅山,“白石”指茅山的石头,而“仙人”则是指隐居在这里的人,他们居住在山洞之中,过着隐居生活,过着修仙的生活。“青门”,即青州城的城门口,是通往京都长安的道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从茅山出发,前往青州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六代总为分鼎地,十年空作尚书郎”。意思是说,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朝代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权力之争,而自己则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在朝廷中担任着尚书郎这样的官职,却始终无法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用“六代”来比喻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用“分鼎”来形容各个朝代之间的权力争夺,用“尚书郎”来比喻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和工作内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颈联“源迷桃水聊相访,会忆兰亭耿不忘。”意思是说,我曾经在桃花溪边寻找水源,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哀思的地方,但是却没有找到。同时,我还怀念着兰亭这个地方,那里的景色令人难忘。这里的“桃水”是指桃花溪,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诗人曾经在这条溪边寻找水源。至于“会忆兰亭”,则是因为诗人在兰亭中曾经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这篇文章被后人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之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
尾联“闻道徵君初养疾,将从海客寄丹方”。意思是说,我听说你最近身体不适,需要调养身体,所以我决定跟随远航而来的客人去寻求一些神奇的草药来帮你调理身体。这里的“征君”指的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他带着一些珍贵的药材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徐子陵缓解身体的不适。而“海客”则是指那些出海远航的冒险家,他们的船只驶向大海深处,寻找宝藏和奇珍异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探险精神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