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过春院,莺花怅别离。
宁知入定后,忽是下生时。
怀草人间帖,支铭座右辞。
总谙无尽理,那遣有情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一自过春院,莺花怅别离。
宁知入定后,忽是下生时。
怀草人间帖,支铭座右辞。
总谙无尽理,那遣有情悲。

注释:

  1. 一自过春院:自从进入春天的庭院。春院是指春天的园林,通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而“过”则表示经过了。
  2. 莺花怅别离:莺花指美丽的春景,怅别离则表达对离别的伤感。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与懋上人的离别。
  3. 宁知入定后,忽是下生时:这里的“入定”指的是修行或冥想,而“下生时”则暗示了生命的终结。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修行或冥想之后,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终结。
  4. 怀草人间帖:怀草指的是怀念、思念之意,人间帖则是指书信或者文章。这里可能是说作者在思念懋上人的同时,也写下了一封怀念的信。
  5. 支铭座右辞:支铭指的是悬挂在座位上的铭文,座右辞则是指座右铭,即经常挂在座位旁边的警示自己的格言或箴言。这里可能是说作者在挂上了懋上人的名言警句。
  6. 总谙无尽理:总谙指的是通晓、深知,无尽理则是指无穷无尽的道理。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已经深深了解了无穷无尽的道理。
  7. 那遣有情悲:那遣指的是能够遣散或消除,有情悲则是指悲伤的情感。这里可能是说,尽管有悲伤的情感,但作者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豁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懋上人的诗。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春天的庭院中经历了离别的痛苦,并在修行或冥想之后,感受到了生命的终结。同时,作者也怀念着懋上人,并写下了一封怀念的信。此外,作者还挂上了懋上人的名言警句,以提醒自己要深刻理解无穷无尽的道理。虽然有悲伤的情感,但作者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豁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懋上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