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石微通路,攒峰俨作关。
云中马嘶去,天上鸟飞还。
水向盘江汇,坡从香树攀。
平生惯履险,于此亦摧颜。
【注释】
关索岭:指云南省昆明市境内的石林风景区,因山形酷似古代长城、锁钥而得名。
斲(zhuó):凿。
攒(cuán)峰:参差不齐的山峰。俨作:俨若。
云中马嘶:云中之马,指云雾中的马匹。去:离去,即飞逝而去。
天上鸟飞还:天空中的鸟儿,指飞翔在天空的鸟群。还:返回。
水向盘江汇:水流往盘江汇聚。盘江:云南第二大河流。
坡从香树攀:山势陡峭之处,可攀登上松树。攀:攀登。香树:一种长青树木,常绿,故有“香”。
摧颜:形容人因险峻而面色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了关索岭风景区后所写。关索岭风景区,又称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境内的石林县,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著称于世。此诗为作者观景后感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
首句“斫石微通路”,描绘了关索岭风景区的奇险景象。这里的“斫石”指的是在坚硬的石头上凿出一条条小路,“微通”则暗示着这条小路虽然狭窄曲折,但仍然能够通行无阻。这一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第二句“攒峰俨作关”,进一步描绘了关索岭风景区的雄伟壮观。这里的“攒峰”指的是众多参差不齐的山峰,“俨作关”则暗示着这些山峰如同一道道坚固的关口,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一景象让人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不已。
第三四句“云中马嘶去,天上鸟飞还”,则通过描绘云雾中的马和天空中的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自由的向往。这里,“云中马嘶”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而“天上鸟飞还”则寓意着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总会有机会回到起点。这一景象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真谛。
最后两句“水向盘江汇,坡从香树攀”,“水向盘江汇”描绘了盘江的壮丽景色,“坡从香树攀”则暗示着人们攀登香树时的勇气与决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关索岭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