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频作客,万里动离思。
况此䍧牱路,兼之风雨时。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
霜后犹无雁,攀花欲寄谁。

诗句翻译:

重阳节频频作客,万里动离思。

况此牂牁路,兼之风雨时。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

赏析:
皇甫汸的《清平九日》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旅途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诗中“重阳频作客”与“万里动离思”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重阳佳节之际,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的场景,这种离家远行的情感使得诗人深感离愁别绪。同时,“况此牂牁路,兼之风雨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不稳定因素,如道路艰险、天气多变等,都给旅行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两句,引用了古代两位文人孟浩然和陶渊明的形象,以他们为榜样,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孟浩然曾写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豪迈诗句,而陶渊明则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态度,远离官场纷扰,享受田园生活。皇甫汸希望自己也能效仿他们的风范,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归宿。

“霜后犹无雁,攀花欲寄谁”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诗篇情感的点睛之笔。虽然旅途遥远,但仍然期待有信使能将思念之情传达给远方的家人。这里的“攀花”暗喻诗人自己如同攀折花朵一般,努力向远处的亲人传递自己的思念与关切。尽管路途遥远、风雨交加,但诗人依然怀着一颗渴望亲情的心,期盼着家人的回应和关爱。

皇甫汸的《清平九日》不仅是一首表达重阳节旅途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亲情和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风貌,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