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果逃人世,居然托帝城。
一区留敝宅,千古谢浮名。
枯树昏鸦集,颓墙蔓草生。
空馀四愁在,谁复拟张平。

【注释】

未果逃人世:没有成功逃离尘世。

居然托帝城:竟然托身于帝都。

一区:一片地方。

敝宅:破旧的房子。

谢:推辞。

空余四愁:指作者心中空虚,只有四种忧愁。

谁复:谁又能。

拟张平:比得上张籍的才情。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益在长安时所作。李益是大历(766—779)中后期的著名诗人,与高适、岑参等人齐名。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为官期间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写自己的故居,抒发了作者仕途不遂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首联“未果逃人世,居然托帝城”两句是说,我本来想逃避人世,却反而来到这繁华的帝都之中,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未果逃人世”,意谓本想逃离人世,但最终未能如愿;“居然托帝城”,则表明自己虽然到长安来,但并未能摆脱世俗的羁绊,仍然身陷红尘俗世之中。

颔联“一区留敝宅,千古谢浮名”两句则是说,尽管我已来到这繁华的帝都中,但我所住的那片破旧的宅院,却已无法再保留下去了;至于我这一生追求的名利,也早已被世人遗忘。此句中的“敝宅”和“浮名”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其中,“敝”字用得很形象生动,既写出了自己住所的简陋,又反映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谢浮名”三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和超脱。

颈联“枯树昏鸦集,颓墙蔓草生”两句是说,只见那些枯死的树木上聚集着乌鸦,而那道残破的城墙上也爬满了蔓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故居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也正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象征。

尾联“空馀四愁在,谁复拟张平”两句是说,如今只剩下四份忧愁留在了我的心中,又有谁能像张籍一样具有如此高的才华呢?这两句诗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无奈感叹,又是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批判。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故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高洁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