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新逢面,嵇山旧隐名。
思玄题赋就,观舞学书成。
门有高阳侣,家多燕赵声。
更怜仲子意,辞爵一何轻。

吴市新逢面,嵇山旧隐名。

思玄题赋就,观舞学书成。

门有高阳侣,家多燕赵声。

更怜仲子意,辞爵一何轻。

译文:

在繁华的吴市偶遇陈鸣野,他曾隐居于嵇山,如今旧地重游。他的才思敏捷,已经完成了题目赋诗的任务,也学会了舞蹈和书法的技巧。他家门中有许多高贵的朋友,家中充满了燕赵(即河北地区)的豪爽之声。更加令我敬佩的是他对功名看得很轻,选择辞官不就。

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汸赠给陈鸣野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诗人与陈鸣野在吴市的新相识,以及他在嵇山的故居重游的经历。诗人赞赏陈鸣野的才华和高尚品格,表达了对他辞官不就的高洁志向的敬意。

第一句“吴市新逢面”表明了诗人与陈鸣野在吴市的初次见面,这个“新逢面”不仅指时间上的相遇,也象征着两人关系的开始。而“嵇山旧隐名”则透露出陈鸣野曾在此地隐居过,这里的山可能是指著名的嵇山,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第三、四两句“思玄题赋就,观舞学书成”具体描述了陈鸣野的成就。在这里,“题赋”和“观舞学书”都是文人雅事,体现了他的学识和才能。通过这两件事情,诗人不仅赞叹陈鸣野的文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第五、六句“门有高阳侣,家多燕赵声”进一步描绘了陈鸣野的家庭背景和他的社交圈。高阳是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诗人对陈鸣野出身地的一个隐喻;而“燕赵声”则暗示了他家族或家乡的豪迈之风。

最后一句“更怜仲子意,辞爵一何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陈鸣野淡泊名利的赞赏。这句话中的“仲子”可能是诗人对陈鸣野的昵称,而“辞爵”则是指放弃高位,不追求权力的意思。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展现了他对于陈鸣野高尚品德的认同和敬仰。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赠诗,更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赞美。通过对陈鸣野生平的描写以及对其人格特质的赞扬,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