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廷殷仲月,吴苑表芳晨。
故事聊成俗,风光半入春。
无言桃李色,一倍柳条新。
但恐繁华歇,何辞竹叶频。

【注释】:

虞廷:指古代的虞地,这里泛指朝廷。殷仲月:即仲春之月,农历二月。吴苑:指江南地区的园林。

桃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后以桃李喻美女。柳条:指柳树嫩枝,借代春天。但恐繁华歇:只怕繁华终了。何辞竹叶频:何必再喝什么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宴会盛况和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之情。

首联“花朝”,点明时间,写宴会地点在京城。“虞廷”二字,意蕴丰富,既暗指宫廷(因虞舜是圣君),又暗指南唐京都长安(因为唐朝时长安曾为都城)。“殷仲月”,即仲春之月,是春天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花开得正盛,香气四溢,是赏花的好时节。

颔联“故事聊成俗,风光半入春”,意思是说,过去那些赏花的故事,已经变成了一种习俗,而春风中的景色,也渐渐变得像春天一般美丽了。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

颈联“无言桃李色,一倍柳条新”两句,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不言”二字,表明诗人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桃李”指的是桃花和李花,都是春天里常见的花卉,它们在春天绽放开来,颜色鲜艳,令人陶醉。“柳条”则是指柳树枝条,春天里,柳树的嫩枝开始冒出地面,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对桃花和柳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尾联“但恐繁华歇,何辞竹叶频”,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之情的进一步升华。“繁华”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人生的繁华和美好时光。诗人担心这些美好的时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殆尽,所以不断地劝诫人们珍惜眼前的欢乐。而最后一句“何辞竹叶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爱好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