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谢登高节,仍追九日筵。
花开当月下,雁起是霜前。
物色聊尊酒,乡心隔岁年。
过时吾更采,迟暮尔何怜。

【解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在杭州赏菊时所作,以菊花自比。诗人用菊花的凋零来比喻自己的年迈,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译文:

我本不想登上高山去观赏菊花,可还是忍不住去参加了菊花宴。

菊花在秋月下盛开,大雁从天而降,正是寒霜降临之时。

我独自饮酒,乡愁难以排解,时光已逝,更想采花。

岁月蹉跎,我已老矣,人生易逝,你为何不怜惜我?

赏析:

首联两句写诗人不愿登高赏菊,但终因情动而作客。“已谢”指菊花不再开放,“仍追”指仍然要举行菊宴。“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之习。“登高”、“菊宴”都是赏菊的内容,可见诗人虽未赴宴,但心向往之。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也写出了诗人对赏菊活动的向往之情。

颔联写诗人在宴会上所见到的景物,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花开当月下”,写诗人看到满园的菊花盛开,正盛开在明月之下;“雁起是霜前”,写诗人看到南归的大雁已经飞到天边,正是秋天来临的时候。这两句既写景,又写情,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对美景的感慨。“物色聊尊酒”,说诗人虽然面对如此美景,却只有借酒消愁,聊以自慰。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物色”是美好的景象,“聊尊酒”是借美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两句既有实感,又有虚发,将作者的孤独与悲凉表现得十分真切。

尾联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乡心隔岁年”,说自己远离家乡,思乡之情隔着一年又一年的时光;“过时吾更采”,说时间过得很快,等再过一年,我又老了;“迟暮尔何怜”,说我现在已是垂暮之年,你还有什么可怜之处呢?这两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自己生命短暂、年老体衰的无奈心情。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实则写人,通过赏菊,抒写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语言清新明丽,意境深远含蓄,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