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牛角满山陂,腰下横刀弩箭随。
杂部椎头皆束帛,皂绫缠额长官司。
这首诗是滇中竹枝词的第三首,描绘了土官出山时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呜呜牛角满山陂,腰下横刀弩箭随。
译文:牛角声在山谷间回荡,腰间横着的刀和弓箭随时准备出击。
注释:呜呜呜——声音洪亮、悠长,常用来形容号令或战鼓声。牛角——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出号令的工具,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山陂——山坡上的水塘,这里指山谷之间。腰下——腰间,指土官随身携带的武器。横刀——刀柄横放在身体两侧,便于随时取用。弩箭——古代弓弦发箭武器,这里指弓箭。
杂部椎头皆束帛,皂绫缠额长官司。
译文:各种部落的首领都用布带束起头发,长官们戴着黑色的绫子裹着头面。
注释:杂部——指各种不同的部落,椎头——束头发,椎是一种工具,这里泛指束发的动作。束帛——用布带把头发束起来。皂绫——黑色绫子,这里特指长官们的头巾。缠额——用布条将头包裹起来。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土官出山时的紧张气氛和庄重场面。通过对牛角的呜鸣声、腰间横刀和弩箭的准备、以及不同部落首领束发戴头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土官权力的象征和对下属的威严震慑。同时,诗中的“杂部”和“皂绫”等词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服饰文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