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武
【注释】 滇:云南。竹枝词:旧时四川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生活,形式为七绝,以五七言为主,有平仄、押韵的要求。凤羽低连邓睒川:指云南邓川的凤羽山。邓川,即今云南邓川县。凤羽山:在云南省邓川县西北,相传是古代蜀国的都城。 山头流水屋边田:指邓川县城周围,山上流水潺潺,河边稻田绿油油,一片丰收景象。 额尖新样姑姑帽:指妇女戴的帽子。姑姑:旧时对已婚女子的称呼。 五月羊皮带汗穿
下面是对这首《滇中竹枝词(录九首)·其六·丽江词》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诗句解析: 1. “丽江水绕雪山寒”:描绘了丽江周围的山水景色,水绕着雪山,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2. “郡县羁縻异国看”:表示在丽江地区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和文化。 3. “千里罗㱔无贡赋”:描述了丽江地区距离遥远,却无需缴纳赋税。 4. “黄金有价不输官”:意味着虽然黄金价值不菲,但也不会输给官府。 - 关键词注释:
【译文】 使君比不上郁林的清廉,旧例逡巡新例添。白井不如黑井好,一斤水煮半斤盐。 【注释】 滇中竹枝词 其四:滇,云南的简称。竹枝词,唐代民谣形式的一种诗歌。 煮盐:指古代煮海制盐的方法,用盐卤(含盐的水)熬成盐。 使君:古代对地方官的尊称。 郁林:古县名,今广西玉林一带。 逡巡:迟疑的样子。 白井:指产盐的井,因产的食盐色白如雪,故称。 黑井:指产盐的井,因产的食盐色黑如煤,故称。 【赏析】
这首诗是滇中竹枝词的第三首,描绘了土官出山时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呜呜牛角满山陂,腰下横刀弩箭随。 译文:牛角声在山谷间回荡,腰间横着的刀和弓箭随时准备出击。 注释:呜呜呜——声音洪亮、悠长,常用来形容号令或战鼓声。牛角——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出号令的工具,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山陂——山坡上的水塘,这里指山谷之间。腰下——腰间,指土官随身携带的武器。横刀——刀柄横放在身体两侧,便于随时取用
【译文】 猪街刚散又到龙街,蛮族女子牵羊入市来。 背上担子常惯挑,胭脂落尽小桃开。 【注释】 滇中:指云南。竹枝词:一种民歌,唐代已有,内容多以男女爱情为主,形式上与唐绝句相似,故又名“断句”。 才罢:刚刚结束。 龙街:指昆明城中的一条繁华街道。 蛮女:指西南少数民族的女子。 牵羊入市:引羊入市,即把羊卖到市场上去。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羊是重要的畜牧产品,所以这里的“牵羊”是指卖羊。 尝惯
关索岭 高岭呼将军,将军祀其上。 行人仰望时,白云隔千丈。 注释: 1. 关索岭:关索山,又称“关索岭”,是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一个山峰。 2. 高岭呼将军:形容关索岭的高耸入云,如同一位威武的将军屹立在那里。 3. 将军祀其上:将帅们在这里祭祀,以表达对将军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将军”指的是古代的将领。 4. 行人仰望时:指行人在路上抬头仰望关索岭时的情景。 5. 白云隔千丈
乌雅关 朝上看乌雅关,暮时下乌雅关。 老鸦啼哑哑,行人还未还。 注释:乌雅关是古代的一道关口,位于今天新疆和中亚地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看到乌雅关的景象,以及傍晚时依然有人通过乌雅关的情景。诗中的“老鸦啼哑哑”形象地刻画出乌雅关附近自然环境的特点,而“行人还未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人的牵挂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乌雅关为背景,通过对日夜交替中人们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缅中花落满蛮山,千两鸦青马上还。 寒食雨飞防瘴疠,汉人不敢出姚关。 此诗为“滇中竹枝词”的第八首“宝井词”。施武以诗人的身份,描绘了缅甸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状。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缅中花落满蛮山:描述在缅甸地区,春天来临时,百花盛开的景象,花朵覆盖整个山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千两鸦青马上还:这里的“千两”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物品或数量
【注释】: 汉武(汉武帝):这里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他在位期间曾封滇王。穷边:极远的边疆。建康(今南京市):南京古称建康,这里借以代指建康城。哀牢(yáoláo)部落:在今云南一带的一个少数民族。 【赏析】: 《滇中竹枝词》是一首描写云南地区民族风情的歌曲。此诗为七绝,前两句写永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后两句写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武穷边开永昌”,描绘了汉武帝派兵征服南越
归化词 鸳鸯梦断彩楼空,马首萧萧故向东。 归化寺前多少泪,年年三月蜀茶红。 注释: 归化词:指归化寺前的杜鹃花(即蜀茶)盛开时的景象。 鸳鸯梦断彩楼空:比喻爱情的破灭。鸳鸯梦断,比喻爱情的破灭;彩楼空,比喻女子被抛弃。 马首萧萧故向东:形容人离去时,马头朝着东方。萧萧声,马行走的声音。故,仍然、还。 归化寺前多少泪:指许多游客来到归化寺前,都为曾经发生的那段爱情故事而流泪。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