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分写一花枝,写出传看朵朵奇。
恰似《兰亭》摹拓本,浅深肥瘦各相宜。
【注释】
绣谷堂:即王石谷的书房,位于苏州。
牡丹:牡丹是花中之王。
杨子:指杨慎。杨慎曾作《牡丹亭》,后以“牡丹”代称《牡丹亭》或杜丽娘的故事。
鹤马扶羲: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相传他常在书法上用两只手分别托着一只鹤和一匹马,故有“一手托鹤、一手扶羲”之说。这里借指王石谷的书法。徐采若:徐渭的字。
暨目存:即沈目存,字存心,号继泉,清代画家。
上人:指王上人,即王石谷的字。
王石谷:指王鉴,明代著名画家。
补:补充。
石余:指王石谷本人。
为题句:给诗配画题写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王石谷为友人所作的四幅牡丹图所作的题诗。
第一首咏牡丹。首句点明牡丹开得茂盛,只有一枝独放,第二句赞美这枝牡丹的娇艳美丽。第三句化用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谓牡丹虽遭不幸,但依然傲然绽放,生机勃勃。最后两句说这朵牡丹虽然与《兰亭序》中的摹本略有不同,但是深浅肥瘦各有特色,十分合适。整首诗赞颂了牡丹的独特之美,也暗含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第二首咏杨、徐、暨三人所作的牡丹图。首句赞颂了三人的才华横溢,接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他们所画的牡丹,既像王羲之的书法一样秀逸飘逸,又似徐渭的绘画一样奔放不羁,同时,也暗喻了三位朋友各自的性情特点。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三位朋友的赞赏之情。第四句则是对三位画家的赞誉,认为他们的画作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相互间不相上下。
第三首咏王石谷所作的牡丹图。前一句赞美了王石谷的才华,接着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他所绘的牡丹,既表现了牡丹的娇艳美丽,又体现了王石谷高超的技艺,同时也隐喻了王石谷的性格特点。第三句则表明诗人对王石谷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是对三位画家的赞叹。
最后一首是王石谷为四位友人所作的牡丹图所作的题诗。首句称赞了牡丹之美,第二句赞美了牡丹之奇,第三句赞美了四人各自不同的风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四位画家的敬仰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