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满目动幽思,一棹归闲乐自宜。
沙上眠鸥莫飞去,海翁原是旧相知。
【注释】
题扇:写在扇上的诗句。
幽思:深长的思绪。
一棹归闲:指乘船归来,悠闲自得。
沙上眠鸥:沙滩上睡着的海鸥。
飞去:离去。
海翁:这里泛指诗人的朋友。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春作于杭州西湖孤山之西的小舟中。
“风尘满目动幽思”,首联起势突兀。诗人登舟之后,顿觉眼前景象与往日迥异。“风尘”二字既指战乱带来的灾难,也暗含诗人自己仕途坎坷的身世;而“动幽思”三字则点明他因眼前的风尘而触动了深沉的思念之情。颔联“一棹归闲乐自宜”,“一棹归闲”即指诗人乘船归来,悠然自得。“乐自宜”,是说自己的心情非常愉快。“归闲”两字,不仅表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而且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颈联“沙上眠鸥莫飞去”,“沙上”即沙洲或沙滩,“眠鸥”指的是栖息在沙滩上的海鸟。这两句说,沙洲上的海鸥不要飞走,诗人想它们也不会飞走。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鸥鸟赋予了感情和意志,从而表现了它对这位隐士的依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尾联“海翁原是旧相知”,诗人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后,便收笔宕开一笔,用“海翁”来代指自己的朋友,表示他们之间是老相识。这一结语既与前面的内容相照应,又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又有对人生境遇的独特体悟,更有着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全诗结构严谨,章法谨严,层次井然,意脉贯通,体现了苏轼诗词“行间波险”的风格,读来使人如饮醇醪,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