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山高顶即龙山,九日登临霄汉间。
云掩夕阳孤鸟没,天连秋水一鸥闲。
词赓白苎夸才赡,帽插黄花愧鬓班。
诸子同游况同道,十千沽酒不须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瓶山高顶即龙山,九日登临霄汉间。

瓶山和龙山都是古代的名山,位于今天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境内。这里的“瓶山”指的是今天的滁河上游一带的山峰,其中最高峰是琅琊山;而“龙山”则是指琅琊山以南的群山。九日指的是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登临霄汉”,意指登上高山,俯瞰整个天际。

  • 云掩夕阳孤鸟没,天连秋水一鸥闲。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夕阳西下,云层渐渐遮住了天空,一群大雁飞过,消失在地平线上。秋天的河水平静如镜,一只悠闲的鸥鸟在水中游弋。这里的“孤鸟没”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归巢的情景;而“一鸥闲”则形容了秋天水边的宁静景象。

  • 词赓白苎夸才赡,帽插黄花愧鬓班。

“词赓白苎”意指用词赋赞美才华,而这里指的是作者在饮酒时吟诵诗句,表达了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词赓白苎”中的“白苎”是一种质地柔软的麻布,这里比喻诗歌的韵味如同白苎一般清新脱俗。“帽子插着黄花”则暗示了自己的谦逊和自谦。这里的“黄花”指的是黄色的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诸子同游况同道,十千沽酒不须悭。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一起游玩时的愉悦心情。他们志同道合,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诸子同游况同道”中的“诸子”指的是众多的朋友;“同道”则表示志趣相投。这句诗还提到了“十千沽酒”,“沽酒”指的是买酒,而“十千”则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千文钱。这里的“不须悭”意味着不必吝啬,可以尽情饮酒畅谈。

赏析:
这首诗是李嘉佑在九日登瓶山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