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曝背向墙隈,时饮茅柴酒两杯。
满阶落叶浑不扫,拄杖去寻江上梅。
【注释】
曝:晒,晒背。隈:角落。茅柴酒:用茅草和高粱酿制的酒。江上梅:江边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首句写诗人冬日晒太阳,第二句写他喝酒,三、四两句写他不扫落叶。全诗以“野人”自况,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中没有一句直接描写梅花,而是通过写冬日的生活琐事来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野人曝背向墙隈,时饮茅柴酒两杯。
满阶落叶浑不扫,拄杖去寻江上梅。
【注释】
曝:晒,晒背。隈:角落。茅柴酒:用茅草和高粱酿制的酒。江上梅:江边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首句写诗人冬日晒太阳,第二句写他喝酒,三、四两句写他不扫落叶。全诗以“野人”自况,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中没有一句直接描写梅花,而是通过写冬日的生活琐事来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渔梁结屋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山苍苍。 飞楼杰阁非我事,翠竹老梅开此堂。 新丰鸡犬归未得,韦曲桑麻如许长。 三间茅屋吾老矣,携儿拟拜庞公床。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山苍苍。”:描述了姚家庄的位置在石梁之上,通过隔溪的指点可以远望山峦,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观。 - “飞楼杰阁非我事,翠竹老梅开此堂。”:表明这些华丽的建筑并非作者所追求
【注释】 曝:晒,晒背。隈:角落。茅柴酒:用茅草和高粱酿制的酒。江上梅:江边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首句写诗人冬日晒太阳,第二句写他喝酒,三、四两句写他不扫落叶。全诗以“野人”自况,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中没有一句直接描写梅花,而是通过写冬日的生活琐事来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姚琏是明代诗人。 字廷用,又字叔器,他的诗作在《全明诗》中有所记载。他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热爱中国古代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并研究这样一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无疑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渔梁结屋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山苍苍。 飞楼杰阁非我事,翠竹老梅开此堂。 新丰鸡犬归未得,韦曲桑麻如许长。 三间茅屋吾老矣,携儿拟拜庞公床。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山苍苍。”:描述了姚家庄的位置在石梁之上,通过隔溪的指点可以远望山峦,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观。 - “飞楼杰阁非我事,翠竹老梅开此堂。”:表明这些华丽的建筑并非作者所追求
【注释】 1. 春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也借指妻子。 2. 绮疏:华美的帘子。 3. 海棠:即“海棠花”。 4. 秋千索:一种用竹条或麻绳编成的秋千上吊在横木上的绳索。 5. 高楼明月初:明月高悬,映照着高楼。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之情的小诗。开头四句,写暮春之景。“薄暮轻寒入绮疏”,薄暮之时,轻寒袭人;绮窗疏棂,风透进来,令人心凉。“海棠春去落红疏”,海棠花已凋谢,落英纷飞,春事已去
注释:春天的闺房,细草无人时自然长得绿油油的。野花随着香气四处飘散。斜风中小舟在寒烟之外,春天就在这溪水前边的寂寞边沿。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的小诗。全诗从春景入手,先写“春”,再写“春”之“前”,由远而近,层次分明。诗人以清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新凉沁苎衣,楚客悲迟暮。 - 新凉:指秋天的清凉感。 - 苎衣:一种用苎麻编织成的衣物。 - 楚客: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楚国在地理上靠近南方,而“楚客”常用以表示南方人。 - 悲迟暮:感到时光迅速流逝,黄昏时分的悲伤。 赏析:诗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穿透衣服,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2. 林叶堕寒飔,皋禽警清露。 - 寒飔:冷风。 - 皋禽:指鸟类
秦淮即事 柳岸花溪淡沲天,恣携红袖放灯船。 梨园子弟觇人意,队队停歌燕子笺。 注释:柳树岸边,繁花似锦的溪边,天空湛蓝如洗。随心所欲地带着心爱的人去赏夜景,放彩灯划游船。在戏曲学校(梨园)里,年轻的学生观察着人们的心情,他们排成队伍,唱着《燕子笺》的曲子,停歌而歇。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秦淮河上夜景的描绘和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秦淮河的美丽和繁华。同时
【解析】 此词是作者在归隐后,于溪边竹屋旁的溪沙上筑屋而居。“数椽竹屋傍溪沙,隔断烟云人迹赊”,首句写竹屋的位置。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所居住的环境。 【答案】 注释:竹屋:指作者在溪边竹树间筑屋而居;前汀:溪边的沙滩;白蘋花:一种水草,白色,生长在溪流中,这里指白蘋花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译文:几间竹房紧靠溪边沙地上,与烟雾缭绕的山峰相隔遥远。漫看前汀浸寒月,蛩声凄凉老白蘋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