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分龙藏北,水接马泾西。
一棹通祇苑,孤筇引曲堤。
梅同残雪映,竹覆湿云低。
不浅陶潜兴,清尊许共携。

诗句释义与赏析#### 桥分龙藏北,水接马泾西。

  • 桥分龙藏北:描述一座桥跨越至北侧,可能是指通往龙藏寺的桥梁。”龙藏”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的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寺庙或地方。
  • 水接马泾西:提到水流接入马泾河的西岸,马泾河可能位于桥的东面,此处描述的是水流的方向。

一棹通祇苑,孤筇引曲堤。

  • 一棹通祇苑:使用一只划桨的小舟,可以到达祇园精舍,祇园精舍是佛教寺院的名称,这里可能表示通过小舟游览寺院。
  • 孤筇引曲堤:用一根竹杖引领着弯曲的小路,这里的“孤筇”指单人行走时用的竹杖,而“曲堤”则指的是曲折的小路。

梅同残雪映,竹覆湿云低。

  • 梅同残雪映:梅花与残留的雪光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盛开的景象。
  • 竹覆湿云低:竹子覆盖着湿润的云彩,给人以柔和、清新的感觉。

不浅陶潜兴,清尊许共携。

  • 不浅陶潜兴:这里的“陶潜”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不被世事所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之情。
  • 清尊许共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愿意与朋友一起举杯畅饮,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译文

桥分龙藏北,水接马泾西。
一棹通祇苑,孤筇引曲堤。
梅同残雪映,竹覆湿云低。
不浅陶潜兴,清尊许共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通过描写桥、水、舟、竹、梅、雪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暗合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理想,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此外,诗中还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