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成墟落,萧萧半亩宫。
湖山元作长,田舍复成翁。
五口中人产,千家太古风。
无由知帝力,耕凿自为功。
卜居阳羡
鸡犬成墟落,萧萧半亩宫。
湖山元作长,田舍复成翁。
五口中人产,千家太古风。
无由知帝力,耕凿自为功。
注释:
- 卜居阳羡:在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选择一处地方隐居。
- 鸡犬成墟落:鸡犬声中,村庄变得荒废破败。
- 萧萧半亩宫:风吹过半亩大的宫殿,发出萧瑟的声音。
- 湖山元作长:原本的湖泊和山峦已经消失或改变。
- 田舍复成翁:原本的农家变成了老人。
- 五口中人产:原本的五口之家在这里生产。
- 千家太古风:原本的千户人家保留了古老的风俗。
- 无由知帝力:不知是何方神圣之力。
- 耕凿自为功:自己耕作、开凿,自有功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卜居于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时的田园生活情景。首句“鸡犬成墟落”形象地表达了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原本的家园已经荒废破败,只剩下一些废墟和空荡荡的房屋;而“萧萧半亩宫”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片废墟的荒凉与寂静,仿佛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土地和飘荡着寒意的风声。
第二句“湖山元作长”则是对前句的补充,表明原来湖光山色的美景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象。这里的“元”字,可以理解为原本、本来的意思,暗示着诗人对于曾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诗,“田舍复成翁”和“五口中人产”,则展现了诗人在这片废墟中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里,“田舍”指的是农田和农家,“复成翁”则表明这些农田和家庭的主人已经变成了老者。同时,“五口中人产”则反映了这里曾经是一个五口之家的生产场所。这些诗句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曾经繁荣一时、如今却变得荒凉破败的乡村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无由知帝力,耕凿自为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境遇的看法。这里,“无由知帝力”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命运的无奈和疑惑;而“耕凿自为功”则表明诗人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耕作、开凿,就自有一番功绩。这既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领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坚持。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古代乡村生活和农民生活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