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凌云不可攀,风前时听佩珊珊。
闲将玉管吹明月,人在潇湘犹未还。

”`

高节凌云不可攀,风前时听佩珊珊。

闲将玉管吹明月,人在潇湘犹未还。

诗句逐句释义:

  1. 高节凌云不可攀:描述竹子的高洁和坚韧,如同直插云霄的山峰一样难以攀登。
  2. 风前时听佩珊珊:在风吹过的时候,可以听到竹叶与风摩擦的声音,宛如佩饰叮当作响。
  3. 闲将玉管吹明月:闲暇时用玉制的乐器吹奏,让月光洒满大地。
  4. 人在潇湘犹未还:尽管身在遥远的潇湘之地,但内心却未曾真正归来。

译文:

高洁的品格直冲云霄,仿佛无法触及;微风掠过时,似乎能听到清脆的佩饰声。闲暇之时,用玉管吹奏清冷的月光,而自己却在远方的潇湘地区未能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坚韧和飘逸。诗人以“高节凌云不可攀”形容竹子的高大和挺拔,象征着人的品格和理想。“风前时听佩珊珊”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作。

通过对《为萧迪中题扇竹》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人金幼孜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