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伯仲称通家,朝回台马催公衙。
驰道相随各醒眼,洒洒意气凌青霞。
别后分符各南服,民恫吏蠹时更仆。
才名留滞翁若悭,膝下天酬清胜玉。
龆年诗格惊入神,丹箓己注黄扉人。
拂拭尘衣赋归去,看起虞凤游周麟。
小江江前东山下,水石烟花重无价。
镜湖白老不待乞,蜡屐谢公许相惜。
蔷薇洞里开隙光,文史亦作闲中忙。
辟谷赤松问年纪,种菊五柳空醉乡。
八旬己过领殊福,草堂更致南飞鹤。
当年鉴识翁得知,要共中峰开独乐。

【注释】

伯仲:兄弟,泛指朋友。通家:指关系亲密的朋友。

台马:指朝廷的官员。公衙:官署办公的地方。

分符:古代封地分给诸侯,诸侯在所治之地设置官府,称“分符”。南服:南方地区,泛指地方。

民恫(dòng):民众痛苦。吏蠹:官吏贪污腐败。

才名:才华和名声。翁:对年辈较高或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若悭:吝啬。

膝下:指子孙后代,这里特指自己的儿子。天酬:天赐恩泽。清胜玉:清雅如玉。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髫(tiáo)年:童年时代。诗格:诗作的风格。入神:入迷,指诗作非常出色,令人赞叹不已。

丹箓:指道士所持的红色印章。黄扉:黄色的门框,是尚书省的代称。人:指人中龙凤。

拂拭尘衣:指整理、清理衣服上的污垢。赋归去:指辞官归隐。看起:看着它兴起,引申为希望看到之意。虞凤:传说中虞舜时凤凰一类的神禽。周麟:传说中的麒麟,古代用作瑞物。

小江:即西江,流经广西桂林,注入南海。东山下:指小江的源头,也泛指山脚下。无价:极其珍贵。

镜湖:即镜泊湖,位于今黑龙江宁安市东京城东北约30公里处。白老:指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不待乞:不需要别人的施舍。蜡屐(jī):用蜡涂成的屐(ji,音节),因屐底有蜡质而滑,故称。谢公:指陶渊明曾游历过的东晋诗人、文学家谢灵运,他喜欢穿屐,后人遂以鞋底有油光的屐代称谢公屐。相惜:彼此珍惜。

蔷薇洞:相传为晋代王羲之读书的地方。开隙光:指王羲之在壁上题诗,使石壁透出光彩。文史:指文化历史。亦作闲中忙:意为闲暇之中,却要忙于写作和研究学问。

辟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意即不吃食物,以养元气。赤松: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常食松实,身体轻健,能飞行于天地之间。问年纪:询问年龄。种菊五柳:指唐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后弃官归隐田园,自号五柳先生,喜爱菊花,其住宅旁种菊多株,所以后世诗文中常用“种菊”一词形容隐居生活。空醉乡:形容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十分悠闲自在。

中峰:指董颐斋。独乐:独自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董颐斋在回忆自己与友人相处的日子时所作。从全诗来看,此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与董颐斋相交之始;第二部分写与董颐斋交往中的美好时光;第三部分则回忆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篇抒情佳篇。

诗一开头就写道:“忆昔伯仲称通家,朝回台马催公衙。”作者回忆起从前与董颐斋交情很深,常常在一起畅谈至深夜才散去的情景。“朝回”两句写两人相聚的时间,说明他们交往很频繁,时间也很长。这里“台马”,即指官场之事。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二人交情之深写得淋漓尽致。接着又写道:“驰道相随各醒眼,洒洒意气凌青霞。”意思是他们在大街小巷中相互追随,相互激励着对方振作精神,意气风发,仿佛凌驾云霄之上,飘浮于青云之中。这里的“青霞”是喻指美好的前程。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又表现了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几句又写别后二人分别后各自为政的情形:“别后分符各南服,民恫吏蠹时更仆。”“分符”是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印章,“南服”指南方地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从二人分别以后,董颐斋被派往南方任职,自己则被派往北方。“民恫吏蠹”四句,意思说自从二人分别后,董颐斋治理的百姓痛苦不堪,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社会一片混乱,形势日益严峻。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暗含着自己对政治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才名留滞翁若悭,膝下天酬清胜玉。”作者感叹自己虽才华横溢但命运不佳,未能得到赏识,只能屈居下位,然而上天却在他膝下给他留下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使他得以弥补心中的遗憾。“清胜玉”是说自己女儿的人品比美玉还要清纯高雅。这几句诗既写出了作者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又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的最后两联是写二人离别后的情景:“龆年诗格惊入神,丹箓己注黄扉人。”“龆年”是儿童时期的意思,“齿年”则是成年后的年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年他的女儿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诗才惊人,已进入翰林院当上官员了。“丹箓”是道士所用的红印,“黄扉”是尚书省门上的红色门框,都是官宦的代称。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女儿的夸赞,也是对董颐斋的赞美。因为董颐斋也曾当过翰林院的修撰,后来担任过吏部尚书等职,所以这里说他的女儿已进入翰林院当上了官员。“看起虞凤游周麟”,意思是说现在她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周游四方呢!“虞凤”是指虞舜时的凤鸟之类的神禽,“周麟”是指周文王时的麒麟。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女儿的成就,也祝愿她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成就一番大业。

诗的最后一联又是写二人离别后的情形:“小江江前东山下,水石烟花重无价。镜湖白老不待乞,蜡屐谢公许相惜。”意思是说,小江江就在东山下流淌,那里的水石风光美丽无比,真是无价之宝啊!镜泊湖更是如此,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让人难以忘怀。谢灵运曾游历到这个地方,并留下了优美的诗篇。作者在这里不仅怀念友人的足迹,还抒发了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蜡屐谢公”是说谢灵运曾经穿着木制的草鞋游览山林,因此这里用“蜡屐”来形容谢公当年的行装。“相惜”就是互相珍视、爱护的意思。这两句既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可以看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而又富有韵味。无论是叙述过去的情景,还是表达自己的感情,都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特别是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