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箨剥鳞参玉笋,小糟分蚁过茅柴。
溪桥隔断非人世,犹有山翁拄杖来。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与友人相聚饮酒之后,看到朋友赠给他的扇子上的题诗而写的。诗人在赞美扇子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注释】
新:刚刚长出的嫩芽。
箨(tuò)剥鳞参玉笋:竹笋初生时,外皮为坚硬的箨(tuò),笋肉为柔软的笋鳞,二者相杂,如参差错落的玉笋。
小糟分蚁过茅柴:形容饮宴之盛。“糟”即酒酿,“蚁”指蚂蚁,“小糟”即小酌的意思。“茅柴”是烧火用的柴草。
溪桥:水边的桥。隔断非人世:好像隔开了一个与世人隔绝的世界。
犹有山翁拄杖来:像山间隐居的老人一样,拄着拐杖走来。
【翻译】
刚长出的新笋儿像玉笋一样参差不齐,用小酒杯斟的酒像蚂蚁一样地往茅草堆里流去。
像溪边桥梁一样阻隔了人间的烟火,却仍然有像山间的老人一样拄着拐杖而来的朋友。
【赏析】
这首五言诗,写友人赠送扇面,并题上诗篇,作者在赞颂朋友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竹笋、酒和宴会的热闹,后两句则写友人的隐居生活和友情。从内容上看,此诗属于送物诗,但诗人并不把笔力放在描写物品本身,而是着力于描绘景物所引发的情感和气氛,从而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情感气氛。
第一句中的“新箨剥鳞参玉笋”,写竹笋刚刚长出来的样子,笋皮刚硬,笋肉柔软,参差交错,晶莹剔透,犹如玉笋。“玉笋”二字,既写出笋的新鲜,又写出其清雅高洁,暗含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第二句中的“小糟分蚁过茅柴”,写宴席上的情形。“小糟”即米酒,“分蚁”指分斟,“茅柴”指炊烟。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酒菜丰盛,宴席热烈,宾客满堂,热闹非凡。
第三句中的“溪桥隔断非人世”,“溪桥”是水边的桥。这一句是说溪桥将宴席和人世隔断,仿佛是一个与世人隔绝的世外桃源;“非人世”三字,既表现了宴会的热闹,也表现了宴席的清幽,同时暗示宴席上的朋友都是隐者高人。最后一句中的“犹有山翁拄杖来”,以“拄杖”代指山翁。这一句的意思是:尽管溪桥隔断了世俗的纷扰,但却仍有像山中隐士一样的老友拄着拐杖来到宴会,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意境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