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阴森处一溪堂,天与山人住小庄。
风挟潮声来远屿,雨移云气上晴冈。
桑田隐约经三变,野鹤遨游领八荒。
进履青壶参妙诀,洞中日月此教长。
溪堂偶成
最阴森处一溪堂,天与山人住小庄。
风挟潮声来远屿,雨移云气上晴冈。
桑田隐约经三变,野鹤遨游领八荒。
进履青壶参妙诀,洞中日月此教长。
注释:
- 溪堂偶成:偶然在溪边的小屋里写成的诗句。
- 阴森:阴暗、冷清。
- 天与:自然赋予。
- 小庄:小房子或简陋的房屋。
- 风挟潮声:风吹着海浪的声音。
- 浪屿:海边的小岛。
- 雨移云气:雨后天空飘浮着云朵。
- 桑田隐现(三变):桑田变化多次,这里指桑田变成陆地。
- 野鹤:自由自在的鸟儿。
- 遨游领八荒:漫游到极远的地方。
- 青壶:青色的壶,泛指酒壶。
- 妙诀:深奥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溪堂位于偏僻之地,但风景优美,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住所。诗人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宁静的时光,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诗的开头两句“最阴森处一溪堂,天与山人住小庄”,描绘了溪堂所在环境的幽静和神秘。这里的溪堂虽然处于偏僻之地,但却被自然的美景所包围,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接着的两句“风挟潮声来远屿,雨移云气上晴冈”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动态。风吹动着潮水的声音,带来了远处岛屿的景色;雨过后,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更加晴朗。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桑田隐约经三变,野鹤遨游领八荒”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里提到了桑田的变化和野鹤的自由飞翔,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变迁。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最后两句“进履青壶参妙诀,洞中日月此教长”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进履青壶”指的是进入青翠的酒壶中,象征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而“洞中日月此教长”则是说在这样的生活中,能够领悟到自然的道理,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