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高人住浣溪,一尊相约为谁携。
出门日脚云犹薄,转盼城头树己低。
班坐博凉便看雨,并舆沾湿分冲泥。
老怀尚记山庄下,瘦竹黄花共短藜。
【注释】
- 浣溪:即浣纱溪,在今浙江省桐乡县。
- 高人:隐士。
- 一尊:指酒壶,一尊酒为一杯。
- 日脚:云气。
- 转盼:转眼之间。
- 班坐:同坐。
- 博凉:避暑。
- 冲泥:沾泥。
- 山庄:指山中别墅,作者的别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淳熙八年(1189)秋雨访三江时所作,诗人遥想当年与友人同游三江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遥忆高人住浣溪,一尊相约为谁携?”首句写自己与友人曾同游三江,并有诗赠别。第二句说当年与友人约定出游,如今不知何人携酒来饮。“高人”是诗人自谦的说法,意思是自己与友人都是清高的人。“一尊”,指酒壶。“相约”表明两人曾立下共同游览的誓言。“谁携”表示自己当时已经离开此地。
“出门日脚云犹薄,转盼城头树已低。”第三句写自己外出时天空晴朗,云气稀薄;第四句写回头一看,只见城中树木矮小,可见时间不早。“日脚”、“云”等意象描写天气晴好,云气稀薄,暗示诗人当时心情舒畅。
“班坐博凉便看雨,并舆沾湿分冲泥。”第五、六句写同游者乘着凉车,观赏细雨,诗人却感到浑身湿透,泥泞不堪。“班座”、“并舆”都是坐具。“便看雨”指坐在车上看雨景。“沾湿”是说身上沾了雨水,“分冲泥”是说衣服也沾了泥。这两句写诗人和友人同游时,由于诗人身体不适,只能看着他们欣赏雨景而自己却淋得透湿。
“老怀尚记山庄下,瘦竹黄花共短藜。”最后一句回忆往昔同游三江时的情事,意在表达友情深厚,即使年岁渐长,仍记忆犹新,并希望再次相聚。诗人在诗中通过追忆往事,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