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熬焦久,苍生涕泪重。
黑峰曾起电,渴海不藏龙。
云汉心徒切,江河帝自封。
发生销落外,禾黍更伤农。

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首五言诗,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逐句释义:

  • 赤焰熬焦久,苍生涕泪重。

  • 赤焰(炽热的火焰):象征干旱和酷暑,表示天气异常炎热。

  • 熬焦久:长时间的炙烤,形容天气持续炎热,农作物无法生长。

  • 苍生(百姓):指广大的人民,这里指的是受旱灾影响的农民。

  • 涕泪重:泪水流淌得很多,形容人民的悲伤和无助。

  • 黑峰曾起电,渴海不藏龙。

  • 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比喻天空中的乌云或者山间的雷雨。

  • 曾起电:曾经出现雷电,表示天气有短暂的变化。

  • 渴海(干旱的土地):土地干裂,没有水源,暗指缺水严重。

  • 不藏龙:龙在此处比喻珍贵的水,因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雨水,所以不藏龙意味着没有水可用。

  • 云汉心徒切,江河帝自封。

  • 云汉(天空):天空的意思,这里指代天上的神。

  • 心徒切:非常焦急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天降甘霖的渴望。

  • 江河帝自封:帝王亲自封锁河流,阻止水流,以期待降雨。这里的“自封”可能是指帝王亲自下令停止河流的流淌,希望借此获得雨水。

  • 发生销落外,禾黍更伤农。

  • 发生(庄稼成熟):指庄稼开始收获。

  • 销落外:收获后的农田,已经不在关注范围之内。

  • 禾黍(古代粮食作物):禾黍在这里泛指农作物,包括稻、麦等。

  • 更伤农:更让农民遭受损失,强调旱灾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译文:
赤焰炙烤大地,百姓流泪痛苦。
黑云曾带来雷电,干旱之地无水存。
仰望天空心焦急,帝王命令河川停。
收成之外农田荒,农民更添灾难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现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困苦。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旱灾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希望。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