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帙上藜烟,浓书洒墨筵。
声名多此地,物色重当年。
桃李春风面,江河秋水篇。
右军心画外,妙领看清圆。
【注释】
①隐帙:卷帘。藜烟:指藜草,一种野菜,古人常用来比喻隐士的清苦生活。浓书:墨迹浓厚的书卷;洒墨筵:指文思泉涌、挥笔如飞之状。②声名多此地:此处指的是泮水边,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③物色:风采,这里指景色。重当年:与当年相同或相似。④桃李春风面:比喻人的美好风姿。⑤江河秋水篇:指大河奔流的壮阔景象,秋天的水波滚滚,像江水一样。⑥右军:即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心画外:指书法中不露痕迹的神妙境界。⑦妙领:精于领悟。看清圆:形容书画艺术的高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为友人即将离去而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送别为线索,抒发了对友情深厚的怀念和不舍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首联“隐帙上藜烟,浓书洒墨筵”,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书房内的情景,用隐帙上藜烟、浓书洒墨筵等意象,表达了自己沉浸在学问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颔联“声名多此地,物色重当年”则表现了诗人对故地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颈联“桃李春风面,江河秋水篇”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诗人比作春天里盛开的桃花、秋天里流淌的江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右军心画外,妙领看清圆”则赞美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怀念和不舍之情,又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