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寄谁留在,山深不记年。
树根行暗壁,石隙逗晴烟。
碧雨松为盖,沧洲海化田。
时平慰迟暮,馀日理陈编。

【注释】

云寄谁:云归何处?

山深不记年:山深处,不知岁月流逝。

树根行暗壁:树木的根在岩石的缝隙中爬行。

石隙逗晴烟:岩石间的缝隙中透出一缕淡淡的阳光。

碧雨松为盖:绿树被雨水打湿,如同被松树覆盖。

沧洲海化田:沧海变成陆地,如同大地变成了农田。

时平慰迟暮:时光平和,可以安慰晚年的忧愁。

馀日理陈编:剩余的时间来整理过去的文献。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作者对人生感慨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后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云寄谁”,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困惑,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寄托自己的知己。

“山深不记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山中的岁月虽然漫长而寂寞,但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清新自然,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再往下,“树根行暗壁,石隙逗晴烟”。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山中的美景。树根在岩石间生长,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岩石间的缝隙中透出的阳光,犹如一抹淡淡的烟雾。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中的宁静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碧雨松为盖,沧洲海化田”。这里,诗人将山中的景色与大海、田地进行了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阔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最后两句,“时平慰迟暮,馀日理陈编”。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又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位老者,面对着岁月的痕迹,但他并未感到绝望,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用心打理自己的书籍和文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