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碧坡春草香,山下合流春水长。
杨柳风前气萧爽,原是田家出牧场。
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
偷闲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
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村暮返闾。
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
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
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犁耕趁南村晓。

山南碧坡春草香,山下合流春水长。

译文:山南的碧坡上春草散发出阵阵芳香,山下的河流与春天融汇在一起流淌。

注释:山南:指山的南边。碧坡:绿色山坡。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春日的山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杨柳风前气萧爽,原是田家出牧场。
译文:杨柳摇曳在微风中,显得格外潇洒;这里是农民们放牧牛马的地方。
注释:杨柳:指柳树。萧爽:形容清爽宜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杨柳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这是农民们的活动场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
译文:牧童们放牛时,总是选择靠近水边的草地,坐在石头上休息时仰望着天空白云。
注释:牧儿:指放牧的小孩。依水草:指靠近水边的草地。眠云:指的是坐在石头上睡觉时仰望天空的白云。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牧童们在自然中生活的情景,他们放牛时总是选择靠近水边的草地,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坐在石头上休息时仰望天空白云,则是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偷闲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
译文:趁着闲暇时间我学会了捕鸟捉虫的技术,夕阳下的山头,牛儿吃得很饱。
注释:偷闲:指利用空闲时间。弄山禽:指捕鸟捉虫等山林活动。夕:太阳落山的时候。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学习捕鸟捉虫的技巧,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为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而夕阳下的牛儿吃饱了,则象征着农民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和满足。

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村暮返闾。
译文:隔着村庄的茅檐,是我祖辈世代居住的地方;天一亮就离开村子去干活,傍晚才回家。
注释:隔崦:指隔着村庄的茅檐。阊:指村落。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追溯和自豪感。他祖辈世代居住在这个村落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同经历了风雨和沧桑。这种归属感和自豪感让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
译文:何必要为牛栓住尾巴以防火灾呢?又何必要为牛系上角以便于运输呢?
注释:何须:表示不必的意思。缚:绑住。田火:防止牛在田间放火的绳子或措施。挂:系住。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思考。他认为,没有必要为牛栓住尾巴以免火灾,也不需要为牛系上角以便于运输。这种观念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质疑。

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
译文:戴着蓑衣和箬笠,仿佛置身于红尘之外。忘却世间纷扰,心无旁骛地享受自然之美。
注释:蓑衣:用竹子、草等编成的雨衣。箬笠:用竹叶或荷叶等制成的斗笠。红尘:指尘世繁华。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他戴着蓑衣和箬笠,仿佛置身于红尘之外,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他忘却世间纷扰,心无旁骛地欣赏自然之美,这是一种超脱物欲的高尚情操。

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犁耕趁南村晓。
译文:明天要去公田里耕作,布谷鸟鸣叫声催促着开始耕种;我要在早晨阳光照耀下,开始一天的农作。
注释:公田:指公有的土地。布谷鸟:又称杜鹃鸟,是春季常见的鸟类之一。催:催促之意。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忙碌的一天,他们在布谷鸟的鸣叫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农耕活动。这种勤劳朴实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它也反映了农民们对未来丰收的期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