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地低回欲衮尘,玄云散彩五花新。
蹴冰不识交河道,刍豆相从愧圉人。

【注释】

嗅地低回欲衮尘:嗅(xiù)地,低回,形容马行缓慢貌。衮尘,形容尘土飞扬。

玄云散彩五花新:玄云,即黑云。五花,指云朵色彩斑斓。

蹴冰不识交河道:蹴(cù),踏。这里指踏着冰面。

刍(chú)豆相从愧圉人:刍、豆,指喂马的饲料。圉人,养马的人。

【译文】

嗅地低回欲衮尘,玄云散彩五花新。

蹴冰不识交河道,刍豆相从愧圉人。

【赏析】

《题黎省之唐马》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升任国子监博士。他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古文家、诗人和学者,其散文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这首诗描写的是韩愈在黎川任上时,所见到的一匹好马,表达了他对这匹良马的喜爱之情。

首句“嗅地低回欲衮尘”,描绘了马儿行走时的神态,似乎对前方的路并不熟悉,显得有些迟疑。而“玄云散彩五花新”则描绘了天空的景象,乌云密布,五彩斑斓,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颔联“蹴冰不识交河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马儿踩在冰面上的情景。马蹄踏在结冰的河面上,虽然看似平坦,但其实隐藏着危险的可能。这里的“蹴冰”指的是马儿在冰上行走的情况,而“不识交河道”则表示马儿对这种环境并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应对。

颈联“刍豆相从愧圉人”,则是从马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它对主人的依赖和尊敬。马儿吃着草料,听着圉人的命令,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这里的“刍豆”指的是马儿吃的食物,而“愧圉人”则表示马儿对主人的尊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这匹马的描绘,展现了韩愈对这匹马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通过马的视角,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