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日照北林,丹崖俯幽壑。
澄流碧于蓝,凝风吹云漠。
远渚既萦纡,层峰亦连络。
樵路莽荆蓁,村树栖乌雀。
缅彼达士怀,形骸非有托。
抚化薄浮名,招摇千古乐。
我今巳明农,重游宛如昨。
神旷物徒萦,岁寒江犹廓。
纵谈天壤间,岂复知龙蠖。
巾舄偕樵渔,聊谢世人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乞罢南归过黄冈次旧游韵四章 其二》。全诗如下:
杲日照北林,丹崖俯幽壑。
澄流碧于蓝,凝风吹云漠。
远渚既萦纡,层峰亦连络。
樵路莽荆蓁,村树栖乌雀。
缅彼达士怀,形骸非有托。
抚化薄浮名,招摇千古乐。
我今巳明农,重游宛如昨。
神旷物徒萦,岁寒江犹廓。
纵谈天壤间,岂复知龙蠖。
巾舄偕樵渔,聊谢世人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杲日照北林,丹崖俯幽壑。(杲日指的是初升的太阳,照在北边的树林上;丹崖指的是红色的山崖,俯视着深邃的山谷。)
注释:《诗经·周南·汝坟》中“朝露涳兮,夕日阳兮”中的“阳”字,在这里指太阳的升起。澄流碧于蓝,凝风吹云漠。(清澈的流水像蓝色一样明亮,微风吹动时天空显得朦胧。)
注释:“碧于蓝”形容水色非常青翠,接近深蓝色。“云漠”形容云雾缭绕。远渚既萦纡,层峰亦连络。(遥远的小洲既弯曲又回环,高高的山峰也相互连接。)
注释:“萦纡”是迂回曲折的意思,“连络”是指相连不断。樵路莽荆蓁,村树栖乌雀。(小路上荆棘丛生,村子里树木茂盛,栖息着乌鸦和麻雀。)
注释:“樵路”指樵夫行走的道路,“荆蓁”是荆条灌木,这里比喻道路两旁长满荆棘和草。“鸟雀”指鸟类。缅彼达士怀,形骸非有托。(思念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但自己的身体并不依附于世俗。)
注释:“达士”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缅彼”是思念的样子。“形骸”是人的身体,这里指世俗。“托”依附,依托。抚化薄浮名,招摇千古乐。(轻视名利,追求永恒的快乐。)
注释:“抚化”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招摇”是炫耀、显扬的意思。我今巳明农,重游宛如昨。(我现在已经明白农业的重要性,重新来到这里就像昨天一样。)
注释:“明农”指明白务农的道理或意义。“重游”再次游览。“宛若昨”形容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神旷物徒萦,岁寒江犹廓。(心灵超脱世俗,自然万物环绕着我。虽然寒冷的冬天依然宽阔辽远。)
注释:“神旷物徒萦”形容心境开阔,不受外物束缚。“岁寒江犹廓”表示即使冬天寒冷,江面依然辽阔。纵谈天壤间,岂复知龙蠖。(纵情地谈论天地间的奥秘,又怎能知道像蛇和蚯蚓那样的事物呢?)
注释:“天壤间”指天地之间。“龙蠖”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屈能伸的生物。巾舄偕樵渔,聊谢世人度。(头戴草帽脚穿草鞋,一同去砍柴打渔,只是向世人表示感谢而已。)
注释:“巾舄”指戴的草帽和穿的草鞋,泛指平民百姓。“聊谢”是姑且感谢,表示谦虚。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活动来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态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