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千里愧飘蓬,春去秋来似梦中。
贪掠香芹芳径远,不知清昼画梁空。
云边征雁应堪拟,江上闲鸥迥莫同。
偶语何须寻旧垒,秦楼寂寞掩春风。

【注释】

飞燕:燕子。古代诗词中常用燕子来比喻女子,这里指代女子的书信。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畔,是六朝时贵族聚居的地方。诗人自比为“飘蓬”,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寄寓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感。春去秋来似梦中:春天过去了,秋天又来了,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贪掠香芹芳径远:贪图采摘香芹菜的芬芳香气。贪,贪恋。芹,即芹菜,一种蔬菜。芳径,芳香的小道。

不知清昼画梁空:不知道白日里雕饰华丽的屋梁已经空了。清昼,指白天,也指白昼。画梁,雕刻有精美图案的房梁,形容屋梁装饰华丽。

云边征雁应堪拟:天边的行旅之雁,足以比拟。征雁,远行归来的雁。

江上闲鸥迥莫同:江上的闲游的鸥鸟,彼此没有相似之处。

偶语何须寻旧垒:偶然交谈,何必去寻找那些故垒废墟呢?偶语,偶然谈话,随意交谈。

秦楼寂寞掩春风:昔日的秦楼(秦淮河一带)如今显得非常寂寞,被春风所掩蔽。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暮春时节,是诗人流寓江南时的感怀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漂泊他乡、怀念妻子和对故乡的思念,后半部分则是对过去与妻子欢会情景的回忆,以及对自己与她离别后生活状况的描述。

首联直抒胸臆,说自己像飘泊无定的飞燕,在千里之外,愧对那乌衣巷里的家园,春天走了又回来,秋天过了又到来,这中间的滋味就好像一场梦。诗人把自己比作“飞燕”,以燕子比喻自己,是因为燕子出外飞翔,一去不返;又因为燕子的巢筑在人家的屋檐下,容易给人带来麻烦。诗人以“飞燕”自比,既写出了他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也表现出他在异乡飘泊无定的孤独处境。

颔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用“贪”字,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自己贪恋家乡美好风光的心情;同时,又用“清昼”与“画梁”相对照,写出了家宅的华丽景象。“画梁”一词,不仅暗示了家宅的华美,更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云边”的征雁和“江上”的闲鸥,将自己与他们进行了对比。“云边”的征雁,代表着远方亲人的音信;而“江上”的闲鸥,则象征着自己与妻子相聚的日子已久,但夫妻之间却始终无法重聚。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整首诗歌更加含蓄、深沉。

尾联诗人由思乡之情转向对往事的回忆。他用“偶语”一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自己与妻子在秦楼相聚时的情景;而“寻旧垒”则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回忆之中,而是将这种怀旧之情转化为对现实的感慨:既然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逝,那么现在的生活又有何意义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全诗通过对自己与妻子分别后的生活状况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