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十日手欲龟,雪来惟有手先知。
寒云滚滚飞不尽,况乃猎猎西风吹。
斜飘密洒观未厌,巡檐伏几掀吟髭。
积阴未散日复日,檐沟块磈生冰澌。
寒林粘积冻欲折,巢散几恐倾高危。
未容层峰露苍翠,光照老鬓明丝丝。
喧嚣静压似太古,弃置纷冗吾何为。
阶前松柏气犹傲,虬枝铁干相撑持。
卖薪买米村落子,褐破未足遮肌肤。
穷檐忍饿冻欲死,那得戏弄如市儿。
人言雪本为祥瑞,在腊可喜春非时。
我疑元宵景最好,嫦娥亦欲张帘帏。
八方遮盖尘土净,万宝映照仙容姿。
浩然作诗寄清赏,冻砚呵液光淋漓。
聊挥幽兴落小草,献赋未拟趋彤墀。
云笺书破数十幅,蛟龙戏舞风披披。
群山小霁景殊绝,我马未驾心先驰。
登高如出浑沌世,呼酒安肯辞深卮。
颓然一醉忘物我,鱼鸟下上应相随。

我们来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三雪和东坡效欧阳体”:这里的“三雪”很可能指的是苏轼的好友张先,他在苏东坡去世后也去世了,因此苏轼在哀悼友人的同时,也在悼念自己逝去的挚友。“东坡效欧阳体”则是指苏轼模仿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风格创作诗作。

  2. “限不以盐玉鸥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这是说苏轼在写作时,并不局限于使用传统的比喻手法(如“盐玉”、“鸥鹭”、“絮蝶”等),而是自由地运用各种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也不限制于使用“皓白洁素”这些词语,展现了苏轼对语言的独特见解和运用能力。

  3. “挥毫十日手欲龟,雪来惟有手先知”:描述了诗人在长时间的写作过程中,手上的皮肤变得粗糙,如同龟甲一样;但当雪来的时候,只有他的手能提前感受到寒冷。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观察力。

  4. “寒云滚滚飞不尽,况乃猎猎西风吹”:描绘了一幅冬天的景象,天空中厚厚的云层翻滚着,仿佛没有尽头,而西风则呼啸着吹拂过来,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5. “斜飘密洒观未厌,巡檐伏几掀吟髭”:这里描述了雪花斜飞密洒的景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象的喜爱和欣赏。而“巡檐伏几掀吟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这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6. “积阴未散日复日,檐沟块磈生冰澌”:描述了天气阴沉,太阳无法升起的情况。而屋檐下的冰块则显得特别明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描写能力。

  7. “寒林粘积冻欲折,巢散几恐倾高危”:描绘了冬日里树木被雪覆盖、积雪压弯树枝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常感伤。

  8. “未容层峰露苍翠,光照老鬓明丝丝”:描绘了山峰上尚未露出的苍翠景色,以及阳光照射下,诗人因年事已高而白发稀疏的形象。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岁月流逝的感慨。

  9. “喧嚣静压似太古,弃置纷冗吾何为”:这里用“喧嚣静压似太古”来形容社会的纷扰与喧嚣,而自己却选择远离世俗、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0. “阶前松柏气犹傲,虬枝铁干相撑持”:描绘了门前的松柏树虽然被雪覆盖,但仍显得傲然挺拔,象征着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而“虬枝铁干相撑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韧的力量。

  11. “卖薪买米村落子,褐破未足遮肌肤”:描述了农民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售柴火换取粮食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12. “穷檐忍饿冻欲死,那得戏弄如市儿”:表达了诗人在贫困生活中所经历的饥饿和困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不满和反感。

  13. “人言雪本为祥瑞,在腊可喜春非时”: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人们常说雪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腊月里出现却可能意味着春天的结束。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4. “我疑元宵景最好,嫦娥亦欲张帘帏”:在这里,诗人以元宵节为例,认为这个节日的景象是最美好的,而月亮上的嫦娥也想打开帘子观赏外面的世界。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喜爱,又展示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5. “八方遮盖尘土净,万宝映照仙容姿”:描绘了天空中的星星和月光共同照亮大地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16. “浩然作诗寄清赏,冻砚呵液光淋漓”: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创作诗歌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17. “聊挥幽兴落小草,献赋未拟趋彤墀”: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

  18. “云笺书破数十幅,蛟龙戏舞风披披”:描绘了诗人书写大量诗稿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

  19. “群山小霁景殊绝,我马未驾心先驰”:描述了雨后的群山景色异常美丽,而诗人还未骑马出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这一切了。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又展现了他对旅行的期待和憧憬。

  20. “登高如出浑沌世,呼酒安肯辞深卮”: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后,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他邀请大家举杯畅饮,毫不吝啬地分享美酒。这既展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21. “颓然一醉忘物我,鱼鸟下上应相随”:描述了诗人在醉酒后完全忘却了自我与物我的区别,与鱼鸟一起游弋自在的情景。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通过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