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苔纹绣绿痕,水清沙白鸟声浑。
云封石洞僧归舍,月落柴门犬吠村。
两鬓风霜惊白发,一襟愁绪怯黄昏。
香销烛尽方成寐,又恐家山役梦魂。
【注释】
1.宣风馆:在今江西上饶县。
2.王伯安:即王勃。
3.苔纹:指石头上的苔藓。
4.石洞:指石笋岩。
5.柴门:柴草编成的门。
6.香销烛尽方成寐:形容夜深人静,只有蜡烛的微弱光线照亮了房间。
7.家山:家乡。
8.役:使、令、遣。
9.梦魂:梦中的灵魂。
【赏析】
《宿宣风馆次王伯安壁间韵》是一首七律诗。全诗通过描写雨后山村景色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旅途中思乡之情。
第一联“雨过苔纹绣绿痕,水清沙白鸟声浑。”描写了雨后山村景色。雨后山村,绿树如茵,清澈的溪水流淌着;洁白的沙滩上,各种鸟儿的啼叫声混为一体,显得非常浑厚。
第二联“云封石洞僧归舍,月落柴门犬吠村。”描绘了夜色中的情景。云雾缭绕,石洞里传出僧人归舍的声音;月亮落下去了,柴门旁的狗开始汪汪叫起来。
第三联“两鬓风霜惊白发,一襟愁绪怯黄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岁月无情,不知不觉间,诗人的鬓角已经泛起了风霜,而自己的白发也悄然增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人感到害怕,心中充满了忧愁。
第四联“香销烛尽方成寐,又恐家山役梦魂。”描述了诗人夜晚的心境。蜡烛快要燃烧尽了,诗人才入睡;他担心自己会因为思乡而梦见家乡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情波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