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貌入丹青里,疑是仙人赤松子。
翛然长身立松下,苍雪堕衣风不起。
万古乾坤归一息,手中琅函不盈尺。
笑拂髯龙倚太虚,看破红尘眼双碧。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画之作,借画赞人,以赞人之高远。诗人赞美了画中人的飘逸超脱、淡泊明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万古乾坤归一息”,一句为全篇之眼。

【答案】

凭谁貌入丹青里,疑是仙人赤松子。

翛然长身立松下,苍雪堕衣风不起。

万古乾坤归一息,手中琅函不盈尺。

笑拂髯龙倚太虚,看破红尘眼双碧。

赏析:

此词题作《次韵为羽士题画》,是一首咏画之作。词中通过描绘画面,赞美了画中人的飘逸超脱、淡泊明志,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凭谁貌入丹青里,疑是仙人赤松子。”词人以问句起头,既表现出一种探求的意味,又显示出一种惊喜之情。“凭谁”二句用典,意谓:这幅画的妙处,只有那些能与神仙相媲美的人物才能欣赏得到;那幅画面,似乎就是仙人赤松子的形象。“翛然”二字,形容赤松子超然物外、潇洒出尘的风度;“长身”、“苍雪”,形容赤松子仙风道骨般的风采;“风不起”,形容赤松子的气度从容,神态安详,不受世间纷扰所动。

下片开头两句:“万古乾坤归一息,手中琅函不盈尺。”这两句是对画面进一步的描绘。“万古乾坤归一息”一句,意谓: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幅天地宇宙间一切万物归于虚无的画面。“琅函”,指道家炼丹用的玉函,这里用以象征道士修炼所得的灵药。“手中琅函不盈尺”一句,意谓:道士手持着这样的灵丹妙药,其数量之多也不过如此。

结句“笑拂髯龙倚太虚,看破红尘眼双碧”两句,既是对整幅画的描写,也是对整个画面中人物的赞叹。“笑拂髯龙倚太虚”,意思是:画中的道士仰天长啸,神采飞扬,犹如一条髯龙一样。“看破红尘眼双碧”,意思是:画中的道士眼中透出两道晶莹的碧色光芒。“双碧”二字,既指道士双眼的颜色,也暗喻道士心中那份超然物外的恬静和淡然。

从全词的内容来看,此词所描绘的并非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而是一幅表现隐者高洁情怀的画卷。作者通过描绘画面,赞美了画中人的飘逸超脱、淡泊明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