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
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
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
出郊访黄山人
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
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
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
【注释】方言(fān),这里指方言人。北郊:指京城附近地区。萋(qī):繁茂的样子。碧:绿。叩:敲。石门:指黄山的石门。栖霞客:隐居在黄山的隐士。翩翩:轻捷而优美的样子。倚杖:靠着手杖。自尽觞:把酒杯喝干。樽(zūn):盛酒器。
译文
方言人从京郊出发来到黄山,满眼是繁茂的芳草和郁郁葱葱的山色。早晨,阵阵微风吹动着石门,他怀念着那隐居的栖霞客。轻盈地拄着手杖走来,感慨自己年华老去了。两人手拉手走进黄山,环顾四周,不禁想起往日的情景。你穿着东边的鞋子,我穿着东边的鞋,我们一同到山上去采集灵芝。坐在山中的石头上,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直到夕阳西下。酒足饭饱后,我一饮而尽酒杯中的酒,你不要逼得太紧啊!赏析:这首诗写方言人与隐士相遇、交谈的情景。首二句交代了地点,方言人从京郊来,满眼是繁茂的芳草和郁郁葱葱的山色。次两句描写方言人的情态:晨风拂面,他怀念着那隐居的山中人。第三句写方言人拄杖而来,步履轻盈。第四句用“嗟哉”一词感叹自己的白发。第五六句写二人相见时的情态:手拉着手进入深山,环顾四周,想起往昔的情景;你穿着东边的鞋子,我穿着东边的鞋,一同到山上去采集灵芝。第七八句写饮酒时的情景:他们坐在山中的石头上,一边喝酒一边谈话;酒足饭饱后,方言人一饮而尽酒杯中的酒,你不要逼得太紧啊!全诗写方言人与隐士的交往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琢,读来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