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如看昔,燕歌遂至今。
群情宜卤莽,斯意转萧森。
狂甚怜吾在,愁来独尔寻。
双珠明月动,一酌暮钟沉。
天地逢人少,冠裳避世深。
穷途惟白雪,失计自黄金。
词赋偏生色,风尘易折心。
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
夜过明卿迟元美不至得今字
楚客如看昔,燕歌遂至今。群情宜卤莽,斯意转萧森。狂甚怜吾在,愁来独尔寻。双珠明月动,一酌暮钟沉。天地逢人少,冠裳避世深。穷途惟白雪,失计自黄金。词赋偏生色,风尘易折心。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
注释分析:
楚客如看昔:指昔日的楚地游子,如同看到昔日的景象一般,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燕歌遂至今:燕歌,古代北方民族的歌舞,此处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歌曲或艺术形式。
群情宜卤莽:形容当时社会情绪的浮躁和直率。
斯意转萧森:原本的心情变得忧郁而深沉,”萧森”意味着荒凉、寂寞。
狂甚怜吾在:形容自己虽然处于狂放不羁的状态中,但仍对这种状态感到同情。
愁来独尔寻:当忧愁袭来时,只有自己孤独地寻找解决之道。
双珠明月动:比喻月亮如两颗珍贵的珍珠般美丽动人。
一酌暮钟沉:饮酒到暮钟声响起,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
天地逢人少: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却很少。
冠裳避世深:穿着官服的人纷纷避开世事,选择隐居生活。
穷途惟白雪:形容在人生困顿之际,只能以纯洁的雪为伴。
失计自黄金: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和计策,如同失去了珍贵的财富。
词赋偏生色:尽管是抒发情感的诗词,却因为其独特之处而显得格外生动。
风尘易折心:经历过世间的风尘后,人的心灵容易受到伤害。
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询问那位传说中的王子晋(可能是道教仙人)现在何处,以及他在夜深人静时会拔下头上的簪子做些什么。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诗中的“楚客如看昔”与“燕歌遂至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及对现实的感慨;而“群情宜卤莽”与“斯意转萧森”则反映出诗人对于当前社会风气的担忧和不安。诗人在表达自己狂放不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自我状态的认同和欣赏。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用,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和短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