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一何急,玄云莽欲垂。
谁为黄竹咏,千载有余悲。
鸿雁稍疑羽,关何骤失岐。
蓟梅寒入酒,曾共故人持。
注释
暮雪一何急,玄云莽欲垂:傍晚的大雪来得多么急促啊!浓黑一片的云幕低垂。
谁为黄竹咏,千载有余悲:是谁为黄竹吟诵诗篇?千年后仍令人感慨不已。
鸿雁稍疑羽,关何骤失岐:鸿雁稍有些怀疑它们的羽毛是不是还像从前那样洁白,关隘突然失去了险要的地势。
蓟梅寒入酒,曾共故人持:蓟县的梅花在寒冷的冬日被冰雪覆盖,我们曾经一起举杯同饮。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鳞子与明卿元美四子有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暮雪的景象抒发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暮雪一何急,玄云莽欲垂”,描绘了暮雪来临的情景,大雪来得多么急促啊!浓黑一片的云幕低垂。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大雪纷飞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都被大雪覆盖的景象。
颔联“谁为黄竹咏,千载有余悲”,诗人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询问是谁为黄竹吟诵了诗歌?这可能是因为黄竹象征着故人,诗人在怀念故人的同时,也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而自己已经离故人而去很久了。
颈联“鸿雁稍疑羽,关何骤失岐”,鸿雁稍有些怀疑它们的羽毛是否还像从前那样洁白,关口突然失去了险要的地势。诗人通过描绘鸿雁和关口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鸿雁是诗人故乡的象征,关口则是诗人曾经生活的地方,诗人看到这两个象征物的变化,不禁思念起故人。
尾联“蓟梅寒入酒,曾共故人持”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却望乡书到即回”。诗人回忆曾经共同饮酒的日子,那些时光如同昨天一样清晰。然而如今诗人身处异地他乡,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寄希望于收到故乡的消息。
全诗以暮雪为背景,通过描绘暮雪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