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非吾意,愁来独尔思。
寸心今已折,尺素忍教迟。
风雨相如病,江山宋玉悲。
淮南行落日,惆怅桂枝词。
寄元美二首其二
客久非吾意,愁来独尔思。
寸心今已折,尺素忍教迟。
风雨相如病,江山宋玉悲。
淮南行落日,惆怅桂枝词。
赏析:
《寄元美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李攀龙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全诗通过对四季变化、自然景色与人的心情之间的关联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中“客问我孰与往来答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即不应随意随波逐流,而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持与自我要求。
“尽教除去庭前草,急取幽兰次第裁”则通过细腻地观察自然细节,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细微之处的感知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灵感。这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表达,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风雨相如病,江山宋玉悲”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悲欢离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将风雨比作病痛,江山比喻为悲伤之地,这种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思。
“淮南行落日,惆怅桂枝词”一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淮南行中的落日余晖,引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这里的“惆怅桂枝词”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困境的无力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寄元美二首其二》不仅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也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风貌和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在情感上给予人们深刻的共鸣,让人们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