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空庭白昼明,虚斋独坐听流莺。
春风不道官衙冷,依旧青青蔓草生。

独坐

雨过空庭白昼明,虚斋独坐听流莺。

春风不道官衙冷,依旧青青蔓草生。

注释:

独坐:独自坐着。

雨过:雨后。

空庭:庭院。

白昼:白天。

虚斋:空荡荡的屋子。

流莺:即黄莺,春天时在树梢歌唱。

春风不道官衙冷:春风没有感觉到官署里的寒冷。

官衙:官府。

青: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雨后天晴时独自坐在空庭中,聆听着黄莺啼叫声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独坐”二字点明了主题,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庭院中,听着黄莺的啼叫。这个场景显得格外孤独和寂寥。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落,反而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诗人转向外部世界,观察雨后的景象。雨过天晴,庭院变得明亮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和舒畅。他选择了一个空旷的地方来坐下,以便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

诗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完全放松下来。他注意到了庭院中的一株蔓草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这种生命力让诗人感到惊讶同时也有些许困惑,因为在官府里工作的他本以为会感受到更多的压抑和沉闷。但是,这株蔓草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诗人由此联想到了官场上的一些事情,他认为春风应该能感受到官署里的寒意,但却依然选择在这里停留并继续生长。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情感波动。一方面,他为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所震撼;另一方面,他也为官场上的冷漠无情而感到失望。

这首《独坐》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坐在空庭中聆听黄莺啼叫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无奈。同时,它也揭示了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与官场上的冷漠无情之间的对比关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