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
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
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
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及赏析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从语言风格、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展开思考。
此诗是赠给友人之作,“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写诗人与沈山人的交往,二人一见面即如故旧,相见恨晚,诗人对这位隐者十分仰慕,希望他能来自己这里,两人一起游山玩水,忘却世俗的烦扰。“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写两人相谈甚欢,谈论着山水之美,真是领略到山水之妙趣。“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写诗人随沈山人到处游玩,心情舒畅,意兴盎然,随心所欲,随处而发,随意而生,随意而咏,随意而吟,随意而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厌恶,感叹自己在红尘世界中无法找到解脱之道。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与朋友畅谈山水之美来表达自己对隐者的敬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答案】
示例:
赠沈山人
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
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
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
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
注释:
见:拜见。
澹(dān)然:淡漠的样子。
物累:“物”指世间名利;“累”指束缚。
闲谈:闲暇时谈说。
真得烟霞趣:真正领略到山水之美的情趣。
萧然:闲适的样子。
所至:每到之处。
兴自寓:意兴自然流露。
三昧:梵语“摩诃三昧”的省称,意为“大智慧”。佛教术语。
赏析:
首联写诗人与沈山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诗人对这位隐者十分仰慕,希望他能来自己这里,两人一起游山玩水,忘却世俗的烦扰。这两句以“一见出世人,澹然忘物累”为第一句,以“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为第二句,两相对照,突出了沈山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特点。
颔联写两人相谈甚欢,谈论着山水之美。这两句以“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为第一句,以“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为第二句,两相对照,突出了沈山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特点。
颈联写诗人随沈山人到处游玩,心情舒畅,意兴盎然。这两句以“萧然随去住,所至兴自寓”为第一句,以“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为第二句,两相对照,突出了沈山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特点。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厌恶,感叹自己在红尘世界中无法找到解脱之道。这两句以“嗟我浊世姿,何由悟三昧”为第一句,以“闲谈山水胜,真得烟霞趣”为第二句,两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