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
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
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
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
善权洞
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
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
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
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
赏析
《善权洞》是明代诗人文嘉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观画面。全诗通过对“石室山人”的形象描绘和对“善权洞”内景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通过“石室山人”的形象设定,为读者展开了一个神秘的空间,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和深意。这里的“亭亭一柱”形容山峰挺拔而秀丽,如同玉石一般珍贵。形象地描绘出善权洞的第一印象——高耸入云、壮丽非凡。
次句“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则进一步描绘了善权洞内部的壮观景象。水流如雷鸣般轰鸣,仿佛与雷霆相斗,而周围的岩石仿佛隐藏着古老的传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里的“虚惊虎豹蹲”不仅描述了岩石的形状,还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故事,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两句“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继续深入探索这个神秘之地,揭示了它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梁帝斗坛”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举行斗兽仪式的地方,而“荒草积”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古苔昏”则传达出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
最后两句“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表达了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这里提到的“潜通三万里”暗示着善权洞深处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人们的发现,而“几时骑鹿看真源”则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善权洞》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观。通过对“石室山人”、“飞流”、“奇石”、“梁帝斗坛”、“古苔”、“十仙题字”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