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棹若耶津,红妆映水新。
歌声何处起,愁杀采香人。
共入荷花去,隔花闻笑语。
击桨溅红裳,同来采莲女。
秋水滩滩碧,荷花渚渚香。
荡舟莫击楫,沙上有鸳鸯。
双双采莲女,各各有春心。
谁歌竹枝调,春心应更深。
朝朝采莲去,暮暮采莲归。
朝暮空相守,思郎心欲飞。
采莲复采莲,花尽恐伤藕。
拨棹出花去,女伴争前后。
舟中采莲女,岸上游冶子。
两意暂相窥,无由得双美。
妾欲向花语,花应对妾羞。
溪花与溪女,相妒几时休。
摇棹若耶津,红妆映水新。
歌声何处起,愁杀采香人。
共入荷花去,隔花闻笑语。
击桨溅红裳,同来采莲女。
秋水滩滩碧,荷花渚渚香。
荡舟莫击楫,沙上有鸳鸯。
双双采莲女,各各有春心。
谁歌竹枝调,春心应更深。
朝朝采莲去,暮暮采莲归。
朝暮空相守,思郎心欲飞。
采莲复采莲,花尽恐伤藕。
拨棹出花去,女伴争前后。
舟中采莲女,岸上游冶子。
两意暂相窥,无由得双美。
妾欲向花语,花应对妾羞。
溪花与溪女,相妒几时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诗中的青年男女在炎炎夏日里结伴采莲,相互嬉戏,充满了甜蜜和欢乐。然而,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通过对采莲过程的细腻描绘,反映了青春易逝、美景难留的主题。诗中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诗中“摇棹若耶津”,描述了采莲者摇动船桨,如同在美丽的江边小河上自由自在地航行;“共入荷花去”则描绘了他们一同步入荷花丛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这些画面,诗人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也暗含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和挑战。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隔花闻笑语”不仅形容了采莲时欢声笑语的场景,更象征着人们在自然中找到的快乐和满足。同时,“鸳鸯”作为古代爱情的象征,出现在诗中,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此诗不仅是一曲赞美自然之美的赞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爱情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