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峰高几千丈,太湖隔绝欲登难。
风烟每向诗中得,秀色今从画里看。
石洞幽玄林屋杳,岩岚层叠莫釐寒。
杖藜何日扪萝上,万顷平临纵大观。
【诗句释义】
缥缈峰:山峰如云彩般高耸入霄,景色非常美丽。缥缈:形容山峰高远而虚无飘渺。
几千丈:指山峰的高度很高。
太湖隔绝欲登难:想要攀登到峰顶却因为太湖的隔离而无法实现。
风烟:指山中的云雾缭绕。诗中指山中的自然景色。
诗中得:从诗中感受到的景色。
秀色:美丽的景色。
今从画里看:现在通过画作来欣赏这些景色。
林屋杳:山林房屋幽深而难以寻找。
岩岚层叠:岩石上的云雾层层叠叠,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莫釐:一种树木,用来比喻岩石。
杖藜:拿着拐杖行走。这里用来形容登山的艰辛。
扪萝上:攀爬着树枝向上走。
万顷平临: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景色就像万顷的湖面一样平缓开阔。
纵大观:《庄子·逍遥游》中有“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等语,意谓在旷野中行走时,可以随意观赏风景,不必为食物和衣物所困。此处用“纵大观”来形容诗人在缥缈峰上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之作,通过对缥缈峰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向往。首句“缥缈峰高几千丈”,描绘出山峰的高远和雄伟,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第二句“太湖隔绝欲登难”,则表达了攀登山峰的不易,以及诗人对于攀登成功的渴望。接着,第三句“风烟每向诗中得,秀色今从画里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感受,仿佛风中带着诗意、云烟中隐藏着秀美景色,这些都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画面。最后两句“石洞幽玄林屋杳,岩岚层叠莫釐寒”则是对缥缈峰周围环境的具体描绘。诗人用“幽玄”、“杳”等词语来形容山林的幽深和遥远,而“岩岚层叠”则形象地展现了岩石上的云雾层叠起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